騎驛 | |||||
拼音: | |||||
解釋: | 1.驛站的車馬。借指乘馬傳遞公文或信件的人。 |
相關詞條
-
驛騎
註:“傳者,若今之驛。 《平齊行》之一:“驛騎函首過 《寄平陽淨名潤老》詩:“驛騎新從
-
郵驛
郵驛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
簡介 歷史發展 郵驛故事 -
雞鳴驛
雞鳴驛城位於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是一處建於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驛站遺存。驛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
地理位置 得名 景點概況 建築布局 主要建築 -
驛騎星流-中國驛站新考
內容介紹《古代軍事工程紀實叢書?驛騎星流:中國驛站新考》從周朝以前的驛站建設說起,按照中國古代驛站興起和衰落的順序,有條理地對歷朝驛站建設進行了認真梳理...
內容介紹 -
隋唐郵驛
隋唐繼續發展南北朝時的驛傳合一的制度,“驛”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郵”、“亭”、“傳”。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
-
驛騎梅
"拼音: 解釋: 1.同""驛使梅花""。"
-
驛
【拼音:yì】驛,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丞(掌管驛站的官員)。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時,...
基本內容 詳細註解 常用詞組 民俗參考 康熙字典解釋 -
宋代郵驛
宋代郵驛制度以軍卒代民役,按行駛速度設定了金牌、銀牌和銅牌,至清雍正年間增設了“急遞鋪”,也就是現代的“快遞”。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定方...
驛道發展 郵驛制度 宋代館驛 傳遞形式 通信法規 -
驛[漢字]
驛是一個漢字,讀作yì,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該文字在《左傳·文公十六年》和《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等文獻均有記載。
釋義 詳細註解 常用詞組 民俗參考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