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矛

騎矛

騎矛,古代兵器,騎兵使用的長矛通常稱為騎矛(lance),有時也叫騎槍。

騎矛

16世紀的持騎矛比賽的騎士
騎兵使用的長矛通常稱為騎矛(lance),有時也叫騎槍。騎矛比普通步兵格鬥用矛稍長,一般長為4-5米,是騎兵衝鋒時的主戰武器。中國的騎兵也使用4米左右的馬槊衝鋒,也類似於騎矛的戰術。騎兵前衝到快要接近敵人時,會發起猛烈地衝鋒,同時將騎矛挺直向前端平,藉助馬的衝力能使騎矛巨大的衝力貫穿到敵人身上,然而騎矛衝刺完一次後往往就失效了,騎士的騎矛脫手後就馬上拔出輔助武器,劍、斧頭等繼續攻擊。
騎矛能給步兵帶來毀滅性的衝擊,但是訓練有素的步兵的長矛方陣也可以有效的克制持騎矛的重騎兵。

步兵矛戟克制騎矛的經典戰例——曾帕赫戰役

曾帕赫戰役(Schlacht bei Sempach)
1351年,奧皇的弟弟李奧波德三世親率6000精兵來攻打蘇黎世城,瑞士人民奮起抵抗。但是奧國統治者並未完全退出瑞士。1386年發生了瑞士人民反抗外國占領的另一次著名戰役-曾帕赫戰役。
在查理皇帝(Emperor Charles)死後哈布斯堡王室一分為二,從奧地利向西延伸的部分交由年輕但早熟的李奧波德三世(Leopold III)公爵統治。李奧波德汲汲於恢復對瑞士的統治,引起了瑞士聯邦的怒火;在經過一連串的結盟後此時的瑞士聯邦新加入了五個州:盧賽恩(lucerne,1332)、蘇黎世(Zurich,1351)、楚格(Zug)和格拉魯司(Glarus,1352)、伯恩(1353)。1385年12月在盧賽恩與奧地利羅騰堡(Rothenburg)的一場衝突之後戰爭爆發;而到了1386年中旬李奧波德已集結了4,000名騎士和傭兵,謹慎的準備其作戰。
然而瑞士人對其對手的行動了如指掌,並且悄悄的從盧賽恩和三個森林州中召集了1,600名士兵。兩軍在森帕赫東北方的小村落希德斯瑞登(Hildesrieden)遭遇。兩支奧地利縱隊在此接觸瑞士部隊的前衛,雙方急於爭奪此處對自己有利的地形。結果是雙方都沒有時間好好的布陣。
李奧波德下令他的青年騎士在前衛接戰時下馬——不僅僅是因為地形的緣故,同時也是因為公爵想證明騎矛在不乘馬時對付長戟仍然有效。瑞士人乘機組成一個右翼較寬的楔陣。
中午過後沒多久兩軍正式交鋒。奧地利的第一波攻擊是徒步的前衛騎士,造成瑞士人前線的盧賽恩部隊重大傷亡;傷者包括霍普特曼(Hauptmann)和彼德曼.馮.剛鐸頂貞(Petermann von Gundoldingen)。
奧地利「長矛」(pike)的威力立刻顯現了出來。了解到前方攻擊的無效,瑞士指揮官下令延伸楔陣的左翼,從側翼攻擊敵人。
戰鬥開始時,瑞士人有些失利,一連犧牲了60人,因為奧軍排成一個刺刀的鐵牆,瑞士人沖不進去。後來,瑞土人中有一個名叫阿諾爾德(Arnold von Winkelried)的戰士跳了出來,高呼:
“朋友們,我來替你們開路,你們替我看管我的妻子和孩子(Ich will euch eine Gasse bahnen, sorget für mein Weib und meine Kinder!")”
說完就用自己的身體撲向奧軍的尖刀牆。由於這一意想不到的英勇行動,打亂了奧軍的陣勢。尖刀牆被沖開了一道缺口,敏捷的瑞士人迅速沖入敵陣。面對瑞士人的奮勇作戰,奧軍終於支撐不住,紛紛敗退。利奧波德在戰鬥中被殺死,瑞士人阿諾爾德的英名從此和退爾一樣,永遠留在瑞士人民的心間。
蘇格蘭作家兼詩人沃爾特司考特(Walter Scott,1771-1832)用阿諾爾德的遺言改寫的詩篇:
“我有一個賢慧的妻子,
她和我們剛剛出生的兒子等在家中:
為了祖國,我離開了他們。
因此,我們一定要勝利!”
危機關頭,
他沖向奧軍的隊伍中,
用身體、胸膛和雙手抵擋敵人的長矛;
四支長矛刺穿了他的胸膛,
六支將他的身體撕裂,
在密集的矛鋒中,他堅持反抗,
用盡全力,掙扎出敵人的隊伍,死去!”
兩小時之內戰局逆轉且勝負已分,瑞士以200人的生命換來1,800具奧地利士兵的屍體。森帕赫戰役突顯了瑞士戟兵單獨應戰騎士的能力,雖然地形的因素迫使奧地利騎士必須下馬作戰。
曾帕赫之戰也永遠記載在瑞士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冊上,它使瑞士中部人民徹底從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至今保留在瑞士聯邦檔案館的一面戰旗,上面寫有:“1386年芳埃松月(即牧草收割月)第九日,在曾帕赫與李奧波德公爵鏖戰,利奧波德斃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