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32年,馮耀宗生於雲南大理。
1951年起先後在雲南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學習。
1955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分配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負責昆明植物園工作。
初出茅廬
1956年,馮耀宗在國內首個發現了製造降血壓藥的重要原料蘿芙木,結束了我國降血壓藥品依賴進口的歷史。同年,馮耀宗在國內參與推廣人工種植香葉天竺葵技術,幾十年來,香葉天竺葵一直是雲南省出口創匯的主要香料品種,為雲南省的經濟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57年,25歲的馮耀宗與導師俞德浚合著世界上第一部山茶花圖志——《雲南山茶花圖志》。
任重道遠
選址建園
•1959年,馮耀宗接受中科院熱帶植物園重新選址的任務,經過多番認真考察,決定定址小勐侖,自此,馮耀宗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一乾就是27年(1959——1986)。
1.3.2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1962年,導師蔡希陶領到周恩來總理親自交待的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軍令狀,將相關研究課題《多層多種人工群落研究》交給馮耀宗負責。馮耀宗迎難而上,勇於擔當,歷經五十年艱苦研究,終於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構建世界上第一個由人工建設起來的多層多種生物群落。人工群落的研究成果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瑞士“國際雄才大略獎”。
人工群落
經過50餘年連續不斷的實驗,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可以看到一片由100多種經濟植物組成的多層多種經濟植物人工雨林群落,其中有著名的巴西橡膠樹、亞洲生長最高的望天樹,世界三大飲料茶葉、咖啡、可可,地球上最堅硬的木材鐵力木,著名藥材石斛、千年健、蘿芙木,熱帶葡萄木奶果,以及形形色色的熱帶蘭花,這一琳琅滿目的生態群落大家庭,幾十年來,沒有任何人為的施肥、除草、中耕、灌溉、施用農藥等載培措施,在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狀況下,群落一直在自我管理調控下,協調共處,至今己繁茂生長發育了半個世紀。
這一多層多種結構人工雨林的建成,是實驗生態學的一大創舉,從理論到實踐上都證明:在人們充分了解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可以人為地建立起一個在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上,超過天然熱帶雨林的群落。
功成名就
第一個總部設在我國的國際組織
1986年,世界各國科學同行對人工群落高度評價,一致建議在中國成立一個國際人工群落組織,名稱定為"國際熱區人工群落與生物多樣性協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Managed-ecosystemandBiodiversity)。國際上第一個有關人工群落學術領域的國際組織,於1995年5月11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國辦通[1994]43號)。馮耀宗教授擔任第一屆主席,德高望重的吳征鎰院士被推舉為名譽理事長。同年,馮耀宗調任中國科學院昆明生態研究所所長。
《人工群落》
2007年,馮耀宗75歲高齡,傾盡其畢生精力的研究成果《人工群落》出版,在生態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將中國的人工群落研究推向國際領先水平。
科技成果
EGFC
1992年,美國藥物實驗室將EGF添加到化妝品中,開創運用EGF進行袪皺抗衰的生物美容新領域。但EGF活性極難保持,通常活性保持期不超過七天,大大限制EGF的廣泛套用。因此,60歲高齡的馮耀宗開始從自己長期研究的生物多樣性及“群落學”角度出發,考慮EGF活性保持的問題。
2010年,運用生態群落的理論及方法為指導,馮耀宗及其科研團隊從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天然植物群落中還原出分子水平的EGF存活的微群落。馮耀宗將這一天然存在的微群落命名為EGFC,C代表英文中coordination,即協同。
荒漠化治理
藤冠石漠化治理技術
2010年末,馮耀宗把視角從微觀分子水平中轉向巨觀的地球荒漠化問題,嘗試使用生態群落的理論及方法解決“地球癌症”——荒漠化。2011年提出一套荒漠化綜合治理技術——“藤冠石漠化治理技術”
國際授權推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於2011年1月21-22日,在廣西桂林召開了關於石漠化治理及對策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了馮耀宗教授用生態群落為理論依據的“藤冠石漠化治理技術”(國家專利),並在會議紀要中明確號召採用該項技術在全國及全世界推廣。
鹽鹼地治理
2010年馮耀宗教授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及農業生態研究所劉興土院士等,在吉林西部鹽鹼嚴重危害區合作開展了以生態群落學為指導的鹽鹼地治理。僅僅短短一年多時間,一片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已被雜交葡萄為主的植被全部覆蓋。
這一以藤本植物為主要成員創建的群落,將原有荒漠化土地這一惡性循環群落迅速改變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群落,達到迅速治理鹽鹼地的目標。
廣義群落學理論
2013年馮耀宗總結六十年來實驗群落學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結果,提出了廣義群落學的新理論體系,對於群落的定義、結構等方面提出了下列新論點:
(1)“群落是活體存在的唯一結構形式”,“沒有群落就沒有生命”。
(2)宇宙中的一切活體組成了不同時空範圍內的多種群落,群落間形成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縱橫交錯的多維結構的動態平衡運行體。
(3)群落中活體成員的活力狀況,主要決定於該成員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同一成員在不同群落中的活力存在明顯差異,有時竟高達數百萬倍。
(4)群落運行主要靠“信息”推動及調控。
國際生態群落研究中心
分子生物學的問題最終運用“群落學”的指導思想得到了完美的解決。2014年初馮耀宗教授帶領團隊創建了國際生態群落研究中心這一匯集世界科學家群體的研究平台,集結了生態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農業的多位知名科學家,致力於將廣義群落學套用於人與自然和諧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