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⑴鮑本交兩手。⑵鮑本「免」作「俛」。○補曰:此書「俛」、「免」通。○札記今本「免」作「俛」,乃誤涉鮑也。
⑶鮑本未詳。
⑷鮑本倍,言背其師。
⑸鮑本「而」作「是」。
⑹鮑本言之常者,人所同稱,非必師矣。
⑺鮑本席,設席。
⑻鮑本桑之能庇人者,於之取蔭。
⑼鮑本「授」作「受」。○札記丕烈案:「受」字是也。
⑽姚本劉去「傳」字。○札記丕烈案:「傳」、「禪」同字。
⑾鮑本補曰:伊尹負鼎俎乾湯,孟子集注所謂戰國時有為此說者,指此。說苑,堯、舜相見,不違桑陰。亦此類。
⑿鮑本衍「趙王曰」三字。
⒀姚本一本無此以上五字。
⒁鮑本此忌初見之談也,應在平原謂馮忌之上,然亦得為此,史本其初言之,故因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