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俄羅斯東部、蒙古、朝鮮和喜馬拉雅山地區,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肅臨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的野外種群已經在本世紀初絕滅。
由於產地不同,馬鹿的形態也有一些差異,在全世界共分化為23個亞種,其中生活於北美洲的北美亞種又叫北美馬鹿,體形最大,有的個體的體重超過400千克。我國的馬鹿大約有7—9個亞種之多,而且大多是我國的特產亞種。
馬鹿屬於北方森林草原型動物,但由於分布範圍較大,棲息環境也極為多樣。東北馬鹿棲息于海拔不高、範圍較大的針闊混交林、林間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白臀鹿則主要棲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及冷杉林邊緣;而在新疆,塔里木馬鹿則棲息於羅布泊地區西部有水源的乾旱灌叢、胡楊林與疏林草地等環境中。此外,馬鹿還隨著不同季節和地理條件的不同而經常變換生活環境,但白臀鹿一般不作遠距離的水平遷徒,特別在夏季,僅活動於數個“睡窩子”之間的狹小範圍,由此常被當地人稱為“座山鹿”。在選擇生境的各種要素中,隱蔽條件、水源和食物的豐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標。它特別喜歡灌叢、草地等環境,不僅有利於隱蔽,而且食物條件和隱蔽條件都比較好。但如果食物比較貧乏,也能在荒漠、蘆葦草地及農田等生境活動。馬鹿在白天活動,特別是黎明前後的活動更為頻繁,以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為食,種類多達數百種,也常飲礦泉水,在多鹽的低濕地上舔食,甚至還吃其中的爛泥,夏天有時也到沼澤和淺水中進行水浴。平時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群體成員包括雌獸和幼仔,成年雄獸則離群獨居,或幾隻一起結伴活動。馬鹿在自然界裡的天敵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獸,但由於性情機警,奔跑迅速,聽覺和嗅覺靈敏,而且體大力強,又有巨角作為武器,所以也能與捕食者進行搏鬥。
馬鹿的發情期集中在9—10月,此時雄獸很少採食,常用蹄子扒土,頻繁排尿,用角頂撞樹乾,將樹皮撞破或者折斷小樹,並且發出吼叫聲,初期時叫聲不高,多半在夜間,高潮時則日夜大聲吼叫。發情期間雄獸之間的爭偶格鬥也很激烈,幾乎日夜爭鬥不休,但在格鬥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時並不堅持到底,而是敗退了事,強者也不追趕,只有雙方勢均力敵時,才會使一方或雙方的角被折斷,甚至造成嚴重致命的創傷。取勝的雄獸可以占有多隻雌獸。雌獸在發情期眶下腺張開,分泌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經常搖尾、排尿,發情期一般持續2—3天,性周期為7—12天。雌獸的妊娠期為225—262天,在灌叢、高草地等隱蔽處生產,每胎通常產1仔。初生的幼仔體毛呈黃褐色,有白色斑點,體重為10—12千克,頭2—3天內軟弱無力,只能躺臥,很少行動。5—7天后開始跟隨雌獸活動。哺乳期為3個月,1月齡時出現反芻現象。12—14月齡時開始長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個枝叉。3—4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6—18年。
馬鹿在我國尚有一定數量,在黑龍江和吉林可能有近10萬隻,但由於過量獵捕幼仔和棲息地的喪失,也逐漸產生危機,尤其是在新疆,塔里木的野生種群已經由15000隻下降到4000—5000隻;阿爾泰馬鹿由70年代的10萬隻下降到4萬隻左右;野生天山馬鹿則正以每年3000隻左右的速度銳減。如果這樣下去,野生馬鹿很快就將有絕跡於伊犁河谷的危險。
馬鹿一般在2—4月脫角,5—7月為茸角生長旺盛的季節,9月以後開始骨化。它的茸角叫“青茸”,品質優於白唇鹿的岩茸和水鹿的春茸,僅次於梅花鹿的黃茸。但馬鹿的數量多,鹿茸的產量也高,通稱為四岔,鋸茸重量可達1—2千克,比梅花鹿200—600克的鋸茸重得多。此外,馬鹿的肉可食,皮可製革;鹿胎、鹿尾、鹿筋、鹿鞭、鹿血、鹿肉等都可入藥。由於馬鹿的經濟價值較大,已經有很多地區開展了人工養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