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道祖太爺馬明心殉教之後,清政府對道祖家屬實行了 “男充東,女充西”的毒辣手段。將道祖張氏太太和三個女兒充軍新疆伊犁給官兵為奴;長子馬順清(11歲)、三子馬順真(8歲)等發遣邊塞的煙瘴之地——雲南普洱恭順州 (今思茅地區),使親人東西離散、家破人亡、 自取滅亡。
馬順清的行蹤後,被古城三爺馬雲光阿訇探知,跟隨至他郎(今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以重金買通官府,得以解救,免遭“監斃”。馬順清被營救後,在馬雲光的幫助下,定居於墨江回回村,購買土地,娶妻立室,子孫繼出。後來為哲合忍耶第四輩教主馬以德在雲南的“熱依斯”。
他雖然未擔任過哲合忍耶的教主,但他的子孫為後來繼承和振興哲赫忍耶派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而在教派內影響很大,備受崇敬,辭世後,哲赫忍耶派在墨江建立了“拱北”(墳墓),教內稱為他郎拱北,所以外省區哲赫忍耶派回族教民至今不忘前來祭奠,每年在他逝世的農曆七月二十七日。
馬順清的第三子馬世麟繼任了哲赫林耶第五代教主馬化龍在雲南的“熱依斯”。1856年,雲南杜文秀反清起義時,馬世麟以巨額金銀資助,並充任河西起義軍首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