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名稱:馬銜山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Maxianshan Gr.
階代碼: Pt1mx
地區代碼: 29
命名:
甘肅省地質局一區測隊1959年創名(甘肅一區測隊,1965),命名剖面位於甘肅榆中縣南西約18km的紅莊—窩水溝(A組),榆中縣南西約16km的簸箕溝—吊嶺(B、C組)及蘭州市南西約30km劉家峽的圓頂溝(D組)。
沿革:
1925年謝家榮將分布於甘肅馬銜山、興隆山等地的深變質岩系歸屬太古宇,1942年孫健初將其命名為“皋蘭系” 。1944年葉連俊、關士聰將“皋蘭系”與五台系對比(中科院地研所,1963)。路兆洽(1948)則認為馬銜山地區的變質地層由南山系變質而來,其時代不早於古生代。1959年甘肅省地質局區測隊將馬銜山地區的變質岩層歸屬前震旦系,並命名為馬銜山群,1970年屈占儒將其歸屬太古宇,1983年甘肅地礦局地質力學區測隊將其歸屬前中元古界。甘肅地礦局(1989)將其歸屬前長城系,並劃分A、B、C、D4個組。
特徵:
主要分布於馬銜山地區。自下而上分為:A組 主要分布於馬銜山分水嶺。以眼球狀黑雲斜長混合岩、眼球狀黑雲二長混合岩為主,夾混合質黑雲斜長片麻岩和斜長角閃岩。頂部常見一層白雲岩。厚度565—1362m。B組 主要出露於馬銜山南、北坡。以眼球狀一條帶狀黑雲鉀長混合岩、眼球狀黑雲二長片麻岩、黑雲斜長混合岩為主,夾角閃石片岩、鉀長石化斜長角閃岩、角閃斜長片麻岩、混合岩化黑雲片麻岩,頂部有一層白雲石大理岩。厚度1388—3612m。C組 出露於馬銜山南坡。以條帶狀黑雲二長混合岩、混合質黑雲鉀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為主,夾眼球狀黑雲斜長混合岩、混合質黑雲斜長片麻岩、含石榴白雲石英片岩及透鏡狀白雲岩。厚度488—3241m。D組 零星出露於甘肅永靖縣與東鄉縣之間。其下部以黑雲石英片岩、片麻岩、角閃石岩為主,夾白雲質大理岩、白雲岩及含磷大理岩透鏡體;上部為角閃石片岩、黑雲角閃石片岩。厚度1144m。該群遭受以低角閃岩相為主的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和區域混合岩化作用,變形複雜。其原岩主要為砂質、泥質碎屑岩,其次為碳酸鹽岩和少量基性火山岩。與上覆長城紀興隆山群呈不整合接觸。
備考:
編撰者: 金文山
作者1: 謝家榮
年份1:1925
系名: 古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