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來歷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鞏固對雲貴邊疆的統治,分別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兩次派遣共30萬大軍“調北征南”。後來,又從江南各省徵調大批移民附籍,史稱“調北填南”。為加強對貴州的統治,中央政府派遣顧成為大將軍統兵5萬屯駐貴州,組織軍士開墾土地、屯田種糧,大批南征將士和填南移民在貴州以安順為中心兼及周邊50公里的地區居住,長順縣北部的馬路鄉等地也在此範圍內。屯堡地戲,就是當時軍隊中用來振奮軍威、恐嚇敵人、保證出師勝利的軍中娛樂活動,稱之為軍儺,現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文革期間,為廢除封建迷信,強行廢除地戲這種娛樂活動,把臉譜燒毀,膽大者卻偷偷把一部分臉譜拿到後山上的山洞裡藏起來。因為臉譜是跳戲的靈魂,沒有臉譜就無法跳戲。洞裡還放上穀殼,用木箱把臉譜裝好藏在洞裡,以防時間久而腐爛,直至文革過去,才又恢復跳地戲。首先恢復的是燕旗堡、青山、王龍三個寨子,之後,又都陸續恢復,一直沿襲至今。
戲劇內容
長順縣馬路鄉屯堡地戲表演內容以“家將書”(岳家將、楊家將、薛家將、狄家將等)為主,唱詞有固定的祖傳腳本,唱勝不唱敗,注重表現忠義、向上的精神,充滿陽剛之氣。地戲表演者皆為男性,頭戴面具,面罩黑紗,帽插雉尾,身穿長衫,腰系戰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槍,邊歌邊舞,古樸粗獷,令人賞心悅目。表演的劇目主要有《封神演義》、《楚漢相爭》、《三國》、《薛剛反唐》、《精忠傳》、《五虎平西》、《四馬投唐》、《岳雷掃北》等,主要為表現保家衛國的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演員的弋陽高腔,在鑼鼓伴奏下,抑、揚、開、合、殺、擋、滾、翻,再現古戰場的幕幕情景。每年春種秋收之際,或逢年過節之時,屯子裡的地戲班子都要演上幾天幾夜。幾乎每個屯堡村寨都有一堂地戲,較大的屯堡村寨有兩堂甚至三堂地戲,每一堂戲都是連堂戲,演出一個故事可以長達十天半月。
屯堡人稱地戲的面具為“臉子”。臉子是地戲的靈魂,沒有“臉子”就不能表演地戲,地戲的“臉子”都是用堅韌的丁香木或白楊木雕刻而成。各村寨都有地戲班子,“臉子”又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每堂地戲多則一二百面,少則三四十面,需求量很大,所以就有了專事“臉子”雕刻的能工巧匠。地戲“臉子”的種類主要有五種,屯堡人稱為“五色相”,即文將、武將、老將、少將、女將,此外還有道人、小軍、土地、麻和尚等雜色“臉子”,“五色相”的臉子面部還連著一副帶耳翅的頭鬟,凡是善良人的扮相都莊嚴威武,凡是兇惡人的扮相都猙獰恐怖。“臉子”的雕刻很講究技法,有一整套規矩,比如說刻眉毛就要“女將一根線,少將一隻箭,武將如烈焰”。面部的花樣繁多,不僅五官個個不同,還可以隨意雕刻上蝴蝶、花草、藤蔓等鄉村常見物。地戲面具,雕工細膩,色彩豐富,是精美的民間工藝品和旅遊產品。
屯堡人以“儺”的形式,請神靈來驅災避邪,祈求五穀豐登和保佑老少平安。臉子是神的象徵,神聖的“臉子”平時交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地戲頭負責收藏,到演出時才能開箱啟用,每次演出前都嚴格遵守祖傳規矩行事:從“開光”(上漆)、“開箱”(表演前將臉子從箱內取出)到“封箱”(表演完畢將面具放入箱內)都要舉行祭儀。屆時,割破公雞頭,供上雞血、刀頭肉、香蠟紙錢,再由地戲班子演職人員拜神祈禱,演員穿戴完畢之後,還要到廟裡舉行“參廟”儀式,正式表演前還要舉行“掃開場”、“設朝”、“下四將”等儀式,表演結束後舉行“掃收場”儀式。
演出形式
地戲演出,頭部蒙上青紗長統,面具系在額頭上遮住面目,為了不擋住視線略向上仰,身著數層長衫,下圍綴滿飾物的羅裙,身背“背包旗”(四面三角彩旗)意為令旗,演出中據劇情所需要的道具,都是取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以茶杯代酒杯,用毛巾代替告示、昭書、免戰牌,彩帶可代表絆馬繩、河流,交戰砍殺使用的刀、槍、劍、錘等武器用木材製成,彩繪裝飾。
地戲是屯堡人群體的文化傳統,在該民族群體中起著確認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為屯堡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對於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現主要傳承人有:方仁懷、方仁良、紹強、陳紹林、陳澤文、粟世昌、葉正榮、葉錦洪等。
地戲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傳唱被禁,傳承人受迫害、面具被毀,直到1980年後,地戲的傳承得到恢復,但很快又受到現代文化的激烈衝擊,人們思維觀念的更新等因素制約和改變了這一戲劇活化石的傳播。現在年青一代價值取向轉變,追求的是時尚娛樂,欣賞、傳承古老戲曲的熱情正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