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帶

馬赫帶

馬赫帶,1868年奧地利物理學家E.馬赫發現的一種明度對比的視覺效應。馬赫帶的發現推動了對明度和光強間的關係的心理物理測量。

馬赫帶

正文

1868年奧地利物理學家E.馬赫發現的一種明度對比的視覺效應。馬赫使用一個黑白組成的圓盤(圖1),馬赫帶當圓盤高速鏇轉時,在圓盤3個不同灰度區的交界處會看到比較亮和比較暗的兩條窄環:亮環在b點上,暗環在c點上。這條亮環和暗環就叫馬赫帶,或馬赫環。在物理上,雖然ab和cd區的亮度都是均勻的,然而看起來b點卻比ab區亮,而 c點又比cd區暗,這說明感覺的變化和光強的變化並不完全對應(圖2)。

馬赫帶馬赫帶
馬赫帶的發現推動了對明度和光強間的關係的心理物理測量。從這一發現出發,馬赫又提出了視網膜神經元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理論(見側抑制)。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