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的一種觸感錯覺被稱為“對比性觸感”。對比性觸感的研究沿襲了視覺、聽覺領域的對比性錯覺研究方式。人們在感知事物的過程中,視覺占所有知覺的65%。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從未懷疑過外在世界藉由光線傳導而進入眼睛所形成的影像的真實性。然而,在視覺領域中比比皆是的錯覺現象。內克爾立方體是一種不可能圖形,它是模稜兩可的三維圖像。
錯覺實例
對比性感知錯覺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內克爾立方體了。當我們從立方體的上面或從下面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情形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對比性視錯覺。當我們看到的東西模稜兩可,不只有一個答案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兩者都嘗試。
對比性視錯覺的研究已經超過200年,但是直到最近,研究才發現其他的感觀也存在同樣的現象。目前,一種對比性觸感錯覺也被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錯覺其實有點類似於視運動錯覺。
原理
在視運動錯覺圖像中,四個點以方陣的形式排列,兩條對角線上的點交替閃光和消失。這樣就造成了兩點水平或垂直移動、對角線鏇轉的錯覺。
Christopher Moore是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研究所成員,他領導的腦科學研究小組最近發現,觸覺領域也存在觸感運動錯覺。他們將4個觸點排列成方陣,然後讓其先後碰觸志願者的指尖。結果,志願者均認為這些觸點在進行水平或垂直的移動。
視覺錯覺也叫錯視或視錯,是我們的知識經驗與所觀察的對象物在現實的影像中由某種原因而引起的錯誤感知。錯覺的出現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光波傳到眼睛裡,然後把感光元投進視網膜,這些視網膜圖像無論是來自二維圖形還是來自我們的三維世界,都會在一個曲面上變成半平面形狀。因此,視網膜在輸入圖像時存在著與生俱來的歧義”。當圖像中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消除歧義,錯覺就隨之產生。(如著名的Poggendorf錯覺、馬赫帶效應、似動現象)等。
錯覺分析
如果一條直線以某個角度消失於一個實體表面後,隨即又出現於該實體的另一側那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會看上去有些“錯位”,這就是波根多夫錯覺。生活中一根筷子插入水中,我們看到的筷子錯位就是波根多夫錯覺的一種。馬赫帶(Mach band)1868年奧地利物理學家 E.馬赫發現的一種明度對比現象。它是一種主觀的邊緣對比效應。當觀察兩塊亮度不同的區域時,邊界處亮度對比加強,使輪廓表現得非凡明顯。例如,將一個星形白紙片貼在一個較大的黑色圓盤上,再將圓盤放在色輪上,再將圓盤放在色輪上快速鏇轉。可看到一個全黑的外圈和一個全白的內圈,以及一個由星形各角所形成的不同明度灰色漸變的中間地段。而且還可看到,在圓盤黑圈的內邊界上,有一個窄而非凡黑的環。由於不同區域的亮度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明暗邊界處的對比,使我們更好地形成輪廓知覺。這種在圖形輪廓部分發生的主觀明度對比加強的現象,稱為邊緣對比效應。邊緣對比效應總是發生在亮度變化最大的邊界區域。
在黑暗中,如果注視一個細小的光點,人們會看到它來回飄動,這叫自主運動;在皓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只覺得月亮在“靜止”的雲朵後徐徐移動。這種運動是由實際飄動的雲朵誘發產生的,因而叫誘發運動;在注視傾瀉而下的瀑布以後,如果將目光轉向周圍的田野,人們會覺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飛升,這叫運動後效。在所有這些場合,看到的運動都不是物體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動現象。Orbison錯覺:圖4中,正方形邊有彎曲的感覺,其實是直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利用視錯覺現象來消除視錯覺。常見的如:城市交通地面文字標識系統,它按照一定的形變計算公式,使地面字型的大小隨行車方向逐個遞增,從而減輕了由於遠近透視帶給行車者在視覺識別上的困難,產生了良好的交通標識作用),其套用完全顛覆了人們的這種真實性影像。
其他現象
似動現象:20世紀初,德國心理學家M.韋特海默用實驗方法研究了似動現象。人們把客觀上靜止的物體看成是運動的,或者把客觀上不連續的位移看成是連續運動的現象。人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的物體運動,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區別的靜止畫面產生的,這種運動叫動景運動。1833年J.A.F.普拉托設計和製造了第一個動景器。在一個圓盤分成的各個扇形平面上,依次畫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繫著的舞姿,當圓盤鏇轉時,人們即可看到連續運動是根據動景運動發生的原理提出和製作的。
對比性錯覺的套用
在電視美術設計作品中經常利用人們的視錯覺來增強電視美術的造型空間。因為存在突出的視錯覺現象,電視美術設計師常利用置景、服裝、燈光、化妝等方面的視錯覺來增強知覺形象的鮮明性。
電視美術設計是視覺語言的表述技法,需建立在研究、利用、誘導視錯覺的基礎上,才能充分有效地傳達藝術家們的創作意圖,讓觀眾相信眼前事物形態的真實性和產生視覺愉悅。電視場景需要視覺的愉悅,這是毫無疑問的,設計師應該努力尋找到與內容貼切而恰當的表現手段,並且謹慎地把握好尺度。電視圖像是由形象組成的,而任何形象都可以理解為通常所說的視覺元素所構成。它們是點、線、面、體、色彩、光、肌理等構成。那么要如何將視錯覺現象運用於電視美術設計之中呢?這就是每個電視美術工作者要認真對待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訊息
[1] 中國經濟網 http://tech.huanqiu.com/photo/life/2009-03/41293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