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馬詩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⑴。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⑵。
注釋譯文
【注釋】
⑴王琦註:“《左傳》:‘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huàn)龍。’杜預注;‘飂,古國也。叔安,其君名。豢,養也。”
⑵按古以馬為龍類,故李賀以今不能豢龍,而駿骨為霜所折。
【譯文】
養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返,
如今已經沒有人培養重用英賢。
寒夜裡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
西風中駿馬的脊骨已經被折斷。
作品簡析
此詩為李賀組詩《馬詩》二十三首的第九首。這首詩化用飂叔豢龍的典故,斥責當時統治者摒棄、殘害賢才,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不平和對英才埋沒的痛惜心情。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於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嘆良馬不得善養者則必為風霜所摧折,可為詠物詩之典範,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於此詩中可以明見。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仕途偃蹇,僅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韓愈曾為之作《諱辯》。和沈亞之友善。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後世有人稱之為“詩鬼”。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