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

馬耳

馬耳是一種福建傳統小吃,因形似馬耳朵而得名。製作過程基本與油條一樣,只不過中間加夾了白(紅)糖餡,色澤金黃,外酥香,內嫩軟甜潤。

基本信息

用料與製作方法

糯米2000克,晚稻米350克,熟澱粉150克,白糖350克,花生油7500克(約耗350克)。

教您馬耳怎么做,如何做馬耳

1.將糯米、晚稻米磨成漿,倒入布袋壓乾水分。

2.熟澱粉和白糖混和攪拌均勻。

3.乾漿掰散,取出300克,加少量水揉成粘麵團,放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在乾漿里,加適量清水混揉成粘麵團。然後,依次取出粘麵團75克,搓成約13厘米長的圓形,中間稍按扁,抓兩頭朝不同方向對扭成“麻花”狀,形似馬耳。

4.大鍋置小火上,加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時,再將馬耳形生坯下鍋,炸至浮起油麵時,用兩把長柄鐵勺不斷翻動,待油溫再升至七成熱,炸至外皮呈金黃色時撈起,瀝乾油,裝入大盤內,撤上熟澱粉糖,每塊蘸勻後,排在另一個盤內,再撤上其餘的熟澱粉糖即成。

注意事項

炸馬耳注意事項: 油炸時不宜用旺火,以免焦煳。 色澤暗淡,是炸老的緣故造成的。還有就是顏色淺白,通常是炸的時間不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