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保

馬文保

馬文保,男,1962年生,中共黨員,北京住總正榮有限公司水暖班班長。馬文保以“用戶至上,精良服務”的做人品格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業責任,依靠兢兢業業的作風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為了培養造就一支過硬的員工隊伍,馬文保堅持以人為本,著眼練隊伍,重在強素質、旨在樹形象。1995年—2000年,他曾4次被評為北京市愛國標兵;2000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馬文保把質量管理稱為“全員行動”,並把質量目標分解,責任細化,實現全方位的嚴格管理。馬文保堅持以人為本,著眼練隊伍,重在強素質,樹企業品牌,培養了一支作風硬、素質高的隊伍。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馬文保動腦筋進行技術革新。據統計,馬文保擔任班長後,先後完成了亞運村、五路居、臥龍小區等住宅小區和洋華堂等大型公建項目的水暖安裝任務,創優面積達30餘萬平方米,創北京市優工程四個,他們參與施工的千鶴家園10號、11號樓等工程獲得結構和竣工長城杯,臥龍小區榮獲群體魯班獎,馬文保多次被評為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北京市城建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他所率領的水暖班三次被授予北京市優秀青年突擊隊、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競賽標兵班組,並榮獲首都勞動獎狀先進集體。

人物事跡

身先士卒

馬文保來到班組的第一天,老班長高保啟親手交給他兩件工具:木摺尺和管鉗子。這雖是水暖工最常用的兩件工具,卻寄託著老班長殷切囑託和期望:“這把摺尺它既量鐵管也量人心。管鉗子是謀生的工具,做人也要像它那樣永不服輸。”老班長的話,馬文保最初未必理解得那么深刻,但倔強的他心裡想:“既然選擇了這行,就要乾出名堂。”為了儘快從“門外漢”變成佼佼者,馬文保在師傅的指導下,從識圖到操作,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了一雙靈巧的手和銳利的眼。後來,馬文保當上了水暖班的班長。當班長不僅要以德以技服人,更要以身先垂範服人,沖在第一線,乾在最前頭。 在一次樓房施工中,為確保工期,500多套衛生潔具,最高要運到22層。當組員正犯難時,馬文保一聲令下:往上扛。他第一個用麻繩系好配套的衛生潔具往肩上一搭大步直奔最高層。在他的帶領下,組員們也紛紛肩扛手提緊跟而上。經過7天的晝夜苦幹,五百多套衛生潔具全部安裝到位。馬文保並非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他把愛獻給了工程,獻給了組員。組員生病住院,他把工作安排好以後,提上營養品前往醫院看望。每逢節假日,馬文保都要“趕走”組員,讓他們回家看看父母和妻子兒女。而馬文保多年沒有回過老家,吃住在工地。

強化管理

“打下一個好基礎,帶出一支好隊伍、樹立一個好形象”,是馬文保孜孜以求的目標。他把全部精力傾注到班組的管理上,把管理的精髓放在施工質量上。馬文保視工程質量為生命。他常對組員們說:“我們手中的管鉗子就像醫生手中的手術刀,稍有不慎就會出人命。”為此,在抓工程質量上,他總結出“三字經”:嚴、準、穩。 ,馬文保對每一個工作細節,對每一道工序都要高標準、嚴要求。 ,長期的工作實踐和施工經驗積累,練就了馬文保的一雙“火眼金睛”,抓問題辦事情釘是釘,卯是卯。 ,馬文保抓管理講究力度。他養成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工作作風,發現問題當場解決。

努力學習

“當好一名現代企業的兵頭將尾,要乾好、管好,就必須學好。” 馬文保憑著這種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剛參加工作時的馬文保只想做名好的水暖工,儘快從“門外漢”變成內行,馬文保做到了。然而面對時代的發展、企業的需求和老班長的囑託,他開始不滿足只是乾好工作,不滿足自己現有的學歷,不滿足班組的現狀。於是,他白天跟著師傅做,晚上就“啃”專業書籍,碰到不懂的問題,就請教師傅和書本,一直到搞清楚為止。馬文保幾乎能將水暖安裝的程式、規律和安全規程倒背如流;當工程水暖系統安裝方案變化或設計變更後,馬文保不是簡單地執行,而是要弄清楚,設計、方案為何要變,有何變化,就是憑著這股子鑽勁,馬文保在不長的時間裡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掌握了水暖安裝的“硬功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