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三歲喪父,家境十分貧寒,稍長投軍,先後任哨官、管帶、提督。1883年,法國侵略軍蓄意在侵略越南的基礎上,妄圖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這時清政府應越南政府的請求,派兵抗法。馬文仲奉命統領定遠、鎮遠兩軍,督師出關,與越南人民並肩作戰。在抗禦法帝國主義的侵略中,馬文仲身先士卒,統領其部隊先後轉戰宣光、臨洮,大敗法軍,因屢建奇功,封建威將軍。
民國成立後,雲南都督蔡鍔委其為普防殖邊統領兼第五區指揮官,清開化、普洱總鎮,定遠、鎮遠兩軍軍統。
1913年10月授陸軍少將。
1927年病逝。
參加的戰爭
1915年底,震驚中外的反袁護國運動在雲南首舉義旗,雲南護國軍以唐繼堯為都督,蔡鍔與李烈鈞分別出任第一、二軍總司令,於12月25日在昆明五華山誓師,通電中外,出師北伐,由此揭開了護國戰爭的序幕。當時,廣東軍閥首領龍濟光實力相當雄厚,欲與廣西陸榮廷部互相勾結,認為只要桂粵聯盟,就可支撐東南半壁河山,為袁世凱奠定江山基礎,於是便取道廣西南寧,興師伐滇,欲由羅平、師宗直窺省城。在此歷史重大轉折關頭,當時充任護國軍統領兼第五區指揮官的馬文仲受都督唐繼堯之命,速赴滇桂黔交界的人滇要隘三江口設防禦敵,堵截粵軍人滇進犯。戰初,由於敵眾我寡,且兩廣聯軍來勢兇猛,又具有精良的裝備,護國軍部曾一度被動,損失慘重,每場戰鬥均是以寡敵眾、以弱敵強的硬仗,但由於馬文仲具有多年戰事的經驗,且又能指揮若定,終使三江口的阻擊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不僅阻止了粵桂軍閥的對滇進攻,而且更有力地聲援了護國軍的北閥討袁。指揮馬文仲也以扼制擾滇粵軍有功,榮獲三等寶光嘉禾章與文虎嘉禾章褒獎。
1920年秋,羅平、陸良、瀘西、師宗、彌勒、丘北、阿迷、路南、河西、寧州、開化十一屬縉紳士民為他立了“銅柱銘勛”碑,該碑今已列為師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