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市北部39 公里,即墨市城區西側。由馬山、大山、寶安山、團山和長嶺五個山丘組成,總面積7.7425平方公里。有柱狀節理石群、矽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地質遺蹟,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於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山東省級地質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市北部39公里,即墨市城區西側。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山東省級地質公園,總面積7.7425平方公里。區內有柱狀節理石群矽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地質遺蹟,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區內地質遺蹟豐富、獨特,具有重大科研價值。淺粗面火山岩柱狀節理石柱規模之大、結構之特殊非常罕見是世界“三大石柱群”之一;矽化木已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其矽化完全、年輪清晰世所罕見;惟妙惟肖的沉積岩包卷層理和交錯層理似一幅幅山水畫;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帶,使人流連忘返,感嘆不止。馬山不僅有寶貴的自然地質遺蹟,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玉皇殿、白雲庵、千佛洞、狐仙居、即墨大夫等景點。此外,民間還流傳著如紅點狐仙、濟公井、將軍橋等許多神秘而美麗的傳說。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馬山自然保護區位於膠東丘陵區的膠萊平原。馬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市北部39公里,即墨市城區西側,地理坐標為東經120º21'30"至120º22'02",北緯36º23'15"至36º24'46"。

地形地貌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山自然保護區由濰河大沽河膠萊河沖積而成,海拔多在50m左右,地勢平坦,稍有起伏。保護區主峰馬山(海拔233.1m)、西峰大山(海拔211.1m)、小峰寶安山(海拔145m)、團山(海拔126m)和長嶺及周圍坡地組成。自南、北兩側遙望,主峰馬山、西峰大山呈二峰並峙狀,形似馬鞍,故又名馬鞍山。

馬山地貌類型屬剝蝕準平原上的殘丘地貌,山體凸圓,向四面延伸,坡度在20º至25º之間。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帶,山西坡延至信村嶺,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龍山),山東坡延至陳家河東嶺,均屬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殘丘周圍之沖溝多呈“V”字型和“U”字型,屬中年期。保護區範圍內無較大河流,只有數條季節河及山北坡截溝堵流形成的幾個小型水庫,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於馬山潛粗面火山岩結構構造特徵,使其具有較強的抗風化能力,再加上斷裂構造等因素,在周圍沉積岩層逐漸侵蝕夷平的狀態下形成孤立殘丘地貌,相對高差達180m,具有山雖不高卻有拔地突起之感。

氣候

馬山自然保護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2.2℃,年平均降雨量776毫米,相對濕度最冷月平均64%,年平均風速為5.5米/秒,年平均日照時2605.6小時,年平均冰凍期82天,土壤凍結深度50厘米。保護區氣候還具有多霧的特點。

水文

馬山自然保護區屬丘陵地帶,地下淺層水位一般在20米左右,深層水位一般在45–80米。周圍無較大河流,只有數條季節性小河沖溝及人工截流形成的小水庫、塘壩數個,水源主要靠上游降水補給。

土壤

馬山山體主要以基岩為主,山坡土層較薄,屬棕壤性土,耕地地力等級為五級。成土母質為殘積、坡積物,土層厚度多在20–40厘米,為黃土質沙壤,中度侵蝕。土層礫石多、養分差、易旱易澇,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保護目標

柱狀節理石群柱狀節理石群
矽化木也被稱為木化石。馬山周圍的沉積岩層中廣泛分布著矽化木。據專家考證,早在一億三千萬年前的中生代,馬山地區曾為“古萊陽湖”的一部分,其上游生長著大量的古樹。而後,順流而下被擱淺在這裡,地殼變動時,在高溫、高壓、斷氧的特定條件下,形成了化石。馬山矽化木分布廣,數量多,已發現20多株。其木質構造,屬松柏類的南洋杉科。1992年發現的一株矽化木,樹幹長13米,平均直徑達0.85米,矽化完全,年輪清晰,根枝疤節保存完好,這在中國沿海地區實屬罕見。化石是地層的原始記錄,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可以恢復古生物的屬種,從而進一步判斷當時的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因此極具科研價值。

柱狀節理石群,位於馬山西南坡之團山,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據考證,此山是一億多年前由火山岩漿冷凝收縮而成,裸露部分高達28米、厚約20米、跨度達150餘米。馬山柱狀節理石群由無數根直徑在一米左右、呈四棱、五棱或六稜柱狀的單個柱體緊密排列組成。柱體內含有許多安山岩氣孔晶洞,洞內有大量的方解石、冰洲石晶體,呈菊花瓣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尤其是在安山岩中,發現此柱狀節理在中國尚屬首例,是世界柱狀節理石群三大奇觀之一。

地質價值

馬山自然保護區位於膠萊盆地東南緣,盆地基底由太古界膠東群、元古界荊山群、粉子山群和蓬萊群等組成,蓋層自下而上分別為下白堊統萊陽群、下白堊統青山群和上白堊統王氏群,古近係為五圖組或黃縣組。馬山保護區膠萊盆地大地構造位置屬中朝準地台膠遼台隆的膠萊凹陷,為中生代沉積盆地,其形成與發育受到沂沐斷裂和五蓮—即墨—牟平斷裂的控制,馬山保護區內出露地層單一,出露地層為白堊系萊陽群,其上部的火山岩體歸為青山群,產狀比較平緩,傾向穩定。區內及相鄰地域脆性斷裂構造極為發育,可分為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

接觸變質帶
接觸變質帶接觸變質帶
是由接觸變質作用形成的。由於岩漿的入侵及對圍岩的烘烤諸因素,在接觸帶部位沉積岩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觸變質作用。

接觸變質作用又稱熱力接觸變質作用,是由於岩漿的活動散發出的熱量和析出的氣態或液態溶液引起的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岩漿體周圍接觸帶的圍岩中。根據變質作用過程中有無交代作用又可分為2個亞類:①熱接觸變質作用:以熱力(高溫)作用為主,原岩發生重結晶,而化學成分沒有顯著改變,沒有明顯的交代作用,如斑點板岩、角岩等;②接觸交代變質作用;除熱力作用外,伴隨有顯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學成分發生明顯改變,如矽卡岩等。

在馬山極頂東麓可見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細砂岩發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體邊緣不規則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見到砂礫岩捕虜體。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及科研價值。

沉積構造

馬山區域內的沉積岩層屬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群曲格莊組,為萊陽群的最上層部位。沉積構造是指沉積岩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空間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積物沉積時或沉積之後,由於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在沉積物形成過程中及沉積固結成岩之前形成的構造,叫原生構造,例如層理及層面構造;固結成岩之後形成的構造為次生構造,例如縫合線等。研究沉積岩的原生構造,可以確定沉積介質的營力及流動狀態,從而有助於分析沉積環境,有的還可確定地層的頂底層序等。沉積構造用來描述沉積岩各組成部分的這種分布與排列,是沉積作用與過程、古環境以及礦床發育的重要標誌。

馬山沉積岩為河流相,山麓洪積相粗碎屑堆積,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礫岩為主、兼有漫灘相或局部淺湖相的細碎屑沉積。區域沉積岩之沉積構造特徵,屬較典型的網狀河流相沉積。大型交錯層理、槽狀交錯層理及斜層理隨處可見。在山之北坡各採石場中沿坑壁可觀察到極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構造、抱卷層理、大型交錯層理等。在馬山東坡還可以同時見到向上變細和向上變粗兩種沉積層序。測量岩層產狀可以斷定,馬山地區當年有一古水流,方向為自北向南。

岩石

鋯石顆粒形態相對單一,無色透明,多為自形,少數為半自形的短柱狀晶體,大小多為40–90μm×100–250μm,長寬比一般在2:1到4:1之間。大部分鋯石顯示特徵的核—邊結構,核部與邊部之間的邊界截然。自形程度較好的鋯石大多數保留有振盪環帶結構,為典型的岩漿鋯石。部分鋯石呈橢圓狀,顯示邊上有溶蝕特徵。

岩石學特徵

馬山火山構造形成於燕山運動的早白堊世晚期(青山期),為中心式盾狀火山,溢流熔岩的火山通道被斷層破壞,出露不完整,呈北西向長條狀。面積1km×1.8km,岩性為粗面英安岩,垂直柱狀節理髮育,侵入萊陽群曲格莊組,外圍見數個淺玄武岩岩體環繞,西側八畝地組也呈弧形展布,應為八畝地組玄武安山岩噴出的火山通道。從區域背景來看,馬山火山屬於行村—段村火山群。該火山群分布於行村至段村一帶,呈北東向展布,由12個早白堊世晚期(I—IV火山旋迴)中心式、裂隙式火山構造組成,馬山火山岩體形成於第II火山旋迴的c韻律。基底為萊陽群,由北東至南西端酸性岩漿構成的火山通道漸多,總體上受北東向展布的牟平—即墨斷裂帶控制。

人文景觀

玉皇廟玉皇廟
馬山不僅有寶貴的自然地質遺蹟,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玉皇殿、白雲庵、千佛洞、狐仙居、即墨大夫等景點。此外,民間還流傳著諸如紅點狐仙、濟公井、將軍橋等許多神秘而美麗的傳說。

玉皇廟

亦稱“聚仙宮”,俗稱“養老宮”。位於馬山之陽西側的半山腰中,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興盛時期一度成為道教龍門派的第二祖庭(第一祖庭是北京白雲觀),後毀於戰亂。1991年,中國科學院中華古建築研究所建築師李明、沈聿之來即墨設計繪製玉皇廟圖紙,1992年重新修建。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殿宇由正殿“玉皇殿”、東殿“三官殿”、西殿“雷神殿”組成,殿內供有玉皇大帝、真武大帝、雷祖大帝、洞陽大帝等幾十餘尊塑像。

白雲庵

位於馬山東南山腳下,占地10餘畝,殿宇座北向南,分東、西二殿,系道佛合一之宗教形式。東殿為“觀音殿”,內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西殿為“仙姑殿”,內供被明代光宗皇帝賜號“慧覺禪師”的劉仙姑及送生娘娘、撒痘娘娘等。

狐仙居

位於馬山主峰前,占地約2000平方米,與玉皇殿、白雲庵相對而視,遙相互應。該廟依山而建,巧借山勢,東臨斷壁,建築風格獨特,周圍景致壯觀,堪稱馬山諸景觀中之勝景。

千佛洞

洞體寬、高各為3米以上,有呈“丫”字形的三個出入口,全長350餘米,內設燈光設施。隧洞兩側掘有12個如房間狀的支洞,洞內塑有由青島市園林局雕塑師刁雲波等工程技術人員設計、雕塑的古典名著中的歷史人物、神話故事人物及國內名山石窟中的大佛等72尊塑像。洞內有一水井,水質甘冽,終年不涸。

丹泉井

位於馬山之陽半腰中的玉皇廟東側谷中。丹泉井之所以聞名,在於它深不可測的深度及其久傳不衰的神話傳說。早在清朝初年,古人就有“丹泉井,何代穿,三百尺,與海連,神工鬼斧誰曾見”之詩篇。相傳,當年泥丸大師李常明在馬山建廟時,所需的木材就是從外地用神力從此井中運來的,因此,時人又將該井譽為“濟公井”。“丹泉井”雖貌不驚人,但水質甘冽,終年不涸。

即墨大夫雕像即墨大夫雕像
即墨大夫雕像

位於馬山前坡山腳下,雕像高約10米,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系巨形花崗岩雕琢而成。史載,戰國時,大夫治即墨,廉潔勤政,政績卓著,使即墨境內田地廣闊,人民生活富裕,社會秩序安寧,因而受齊威王褒獎,“封之萬家”。

南進山門

山門跨度十餘米,由代表馬山自然保護區內重點保護對象的柱狀節理石柱與矽化木圖案組成,東側矽化木,高近10米,用鋼筋混凝土配以赭色水泥仿製而成;西側柱狀節理石柱,則就地取材拼接而成。

天成殿遺址

位於馬山後坡西北隅,俗稱馬山院子,建於清順治五年(1648年)。該廟規模宏大,為即墨境內道教全真教龍門派的中心,所轄境內20多個廟頭,原廟內有殿堂九幢,及開山道人王真成墓塔一座,興盛時,該廟道士達140多人。1945年底,廟內道士被遣散出山還俗,道教活動遂被停止,繼之,殿宇毀於戰亂。

戰場遺址

解放戰爭時,馬山作為解放青島的一座軍事要地,國民黨派重軍把守,在各個山頭修碉堡、壘圍牆、設關卡,在山內大王溝處曾題有“固若金湯”的字樣,妄想在此抵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1949年5月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駐馬山國民黨軍倉皇而逃,至此,馬山地區同即墨城宣告解放。

宗教活動

馬山宗教活動歷史悠久,據考證,馬山宗教活動始於唐代,至明朝起,馬山就成為即墨境內宗教活動聖地。其中每年規模比較大的宗教活動有四次。一是,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五日為馬山道士過年日,這天分布於境內的各廟頭的道士都要趕回馬山過年,並舉行“接大駕”儀式,規模非常宏大。二是,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大王之神“誕辰”(即大王廟廟會)。三是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天齊王“誕辰”(即天齊廟廟會)。屆時,廟中道士舉行齋醮,設壇誦經。周圍善男信女紛至踏來進香還願,亦有行商坐賈設攤叫賣,亦有當地藝人搭台唱戲。這一活動,一直沿續至今,並加之科學管理,其規模日漸增大。四是,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八日,為劉仙姑“得道日”。

開發利用

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有柱狀節理石群、矽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珍稀、獨特、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地質遺蹟,被地質專家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

馬山柱狀節理石群,又稱“馬山石林”,系中生代白堊紀(65–145Ma)火山爆發時安山質岩漿在地下冷凝收縮而成。此種節理多發生在玄武岩中,象發育如此之好、規模如此之大的安山質火山岩柱狀節理非常罕見。該地質現象對於研究火山運動的規律及山東半島中生代地質演化,具有重大科研價值,可與聞名的英國玄武岩柱狀節理“巨人堤”和美國響岩體柱狀節理“魔鬼塔”相媲美。

沉積構造岩層屬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群曲格莊組,為河流相,山麓洪積相粗碎屑堆積,沉積構造特徵屬較典型的網狀河流相沉積。大型交錯層理、槽狀交錯層理及斜層理隨處可見。接觸變質帶是由於岩漿的入侵及對周圍沉積岩的烘烤等因素,在接觸部位沉積岩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觸變質作用。長達幾百米的接觸變質岩,具有很高的觀賞及科研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