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學善,尊稱三段馬阿訇,回族,1909年出生於伊犁巴彥岱(清時惠寧城)三段村,祖籍陝西瀘盪人。少年時他在家鄉的寺院學習經文。為了博採眾學,打下深厚的經文基礎,他又遠行到烏魯木齊,在二馬阿訇門下學習。後返回伊寧市在回族大寺張阿訇門下攻讀各種經典。1943年在回族大寺張阿訇親自主持下穿衣掛幛。1946年首次被搬請到東梁中寺任依麻木,1958年第二次、1979年第三次搬請到東梁中寺任依麻木,在東梁中寺先後三次開學計15年,跨越年代28年。1983年作為社會知名的愛國宗教人士當選為政協第六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員會副主席。1984年3月8日,馬學善阿訇因突發性腦溢血在東梁中寺家中去世,享年75歲。1946年,在東梁中寺阿訇喜炳成(尊稱斯爾阿訇)的請求下,當時在回族大寺穿衣的馬學善被搬請到東梁中寺任依麻木。至此,馬學善開始了自己的阿訇生涯。
生平
馬學善阿訇學識淵博,經典知識積累深厚,但他從不以此擺架子,而是平易近人,謙虛平和,保持著樸實的生活作風。當時寺里條件較差,住房簡陋,但馬學善阿訇感到非常滿足:“能有個擋風遮雨的住處就行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和引導坊民上。由於他深入淺出,循序漸進,通俗易懂的啟發式教學方法,以及他的出眾人品,吸引著許多外地的求學者來到東梁中寺拜他為師。在開學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來自全疆各地的大滿拉三十多個,並在他的指導下結出了豐碩的果實。1951年10月在他的主持下,給沙吾爾、尤奴斯、爾利三位學成的阿訇舉行了隆重的穿衣儀式,他們三位分別被請到霍城縣、尼勒克、六十二團禮拜寺掛幛,並成為伊犁地區頂尖的阿訇。作為一位學識高、受人尊敬的阿訇,坊民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常常給他送來一些禮物。但馬學善阿訇在生活上始終保持著儉樸的作風,總是把這些禮物轉手發放給那些生活困難的人。1954年至1958年,馬學善阿訇在尼勒克縣城清真寺開學。在他離開尼勒克時,送行告別的坊民絡繹不絕,並送來牛、羊、雞、鴨、糧油等,他再三婉言謝絕,當無法說服坊民時,便只接受了一箱雞蛋、一箱方塊糖,其餘的禮品都一一轉送給當地困難民眾。在三十多年當阿訇的生涯中,他沒有為自己置一處房產,家裡陳設簡單樸素,去世時炕上連一條多餘的毯子都沒有,可謂兩袖清風。各族坊民,機關幹部和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目睹了這一情景後,都無不為之動容。
馬學善阿訇作為一名愛國宗教人士,不僅用精闢、通俗的語言論述古蘭經、聖訓和伊斯蘭教義,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教育廣大坊民熱愛祖國,自覺遵守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參與政府不允許的非法宗教活動,並特別告誡坊民要搞好民族團結。他常說:“伊犁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又是邊境地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帶頭和各個民族加強團結,這也是保證伊犁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正是在他言傳身教的影響下,東梁中寺坊民不論是回族還是其他信教少數民族,多年來大家和睦相處,相互關心,形成了一個團結友愛的氛圍,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至今,在東梁街維吾爾族居住區,人們還時常提起多年前發生的一件令他們難忘的事。
東梁中寺回族坊民熱木扎生前居住在東梁街塔浪奇買里(維吾爾居民區)任街長,為這裡民眾服務多年,並為這條街的清真寺坊民及周圍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82年春,熱木扎因病去世了,民眾為失去了一位為他們默默服務多年的街長而悲痛。當時關於熱木扎老人的葬禮提到了議事日程,按照伊犁地區回民坊上的慣例,熱木扎的葬禮理應在東梁中寺舉行。但是,當時塔浪奇清真寺的維吾爾族坊民認為,熱木扎老人為他們服務多年,又住在塔浪奇清真寺附近,提出熱木扎老人的葬禮在塔浪奇寺舉行應是情理之中的事。於是,雙方坊民為此各持已見,互不相讓,爭執不休。眼看就要發生影響兩個清真寺坊民團結的事情,這時,人們把目光都投向馬學善阿訇,面對這樣的棘手問題,在短時間作出決定是很難的,稍有不慎便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馬學善阿訇沒有狹隘的看待這件事,而是從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以愛護兩個坊民的友好和多年來培育的感情為著眼點,他耐心地給本坊坊民和鄉老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給熱木扎老人的親屬講處理好這件事的意義,最終使本坊坊民心服口服。於是,馬學善阿訇率東梁中寺眾坊民前往塔浪奇維吾爾族清真寺為熱木扎老人舉行了葬禮。事後,這裡的維吾爾族民眾無不豎起大拇指,誇讚三段馬阿訇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愛戴的大毛拉。
在伊犁地區穆斯林民眾中,馬學善阿訇因其博學和對伊斯蘭教義的深刻理解有著很高的聲望,因此常常有人上門請他解答一些宗教方面的疑難問題。有些事雖不大,但如果解釋不出它會引起矛盾和不利於團結的事發生。有一次,伊寧縣阿不拉什清真寺阿訇劉其爾找上門求教馬學善阿訇,說他所在的清真寺的坊民就能否吃馬肉的問題,兩種觀點爭論得很厲害,並潛伏著事態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希望馬學善阿訇能予以幫助解答,以便平息爭論。為此,馬學善阿訇認真仔細地一遍又一遍查閱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論據,並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從實際出發,根據伊犁地區的特殊環境和長期以來不同民族文化風俗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現狀,作出了爭議雙方都能接受的結論和無可爭辯的解釋,圓滿地平息了這場風波。1983年當他當選為州政協副主席後,更是把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維護各民族間的大團結作為己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比較猖厥的時期,他經常教育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決不能上一小撮壞人的當,為維護自治州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