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馬大夫紀念醫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861年1月23日的英國駐天津軍隊在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一帶的隨軍門診部。1868年12月1日,該門診部主管權轉交給英國基督教倫敦會並定名為“基督教倫敦會醫院”,醫院的經費主要依靠天津的官僚、紳商、買辦捐助以及向病人勸募來維持。清光緒五年二月〔1879年2月〕,英國基督教倫敦會派遣馬根濟(John Kenneth Mackenzie)由漢口赴天津擔任基督教倫敦會醫院院長,他在任職期間建議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增加醫院設備,擴充業務並創辦西醫醫學館,李鴻章接受其建議並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在天津法租界海大道(Rue de Takou)(今大沽北路)在基督教倫敦會醫院原有基礎上建立倫敦會醫院新樓併名為“倫敦會施醫院”,也叫“天津醫病館”或“天津養病院”,當時俗稱“總督醫院”。新樓為一座殿閣式和歇山頂式中式建築,同年10月29日醫院正式開業,李鴻章主持有三百多人參加的醫院開幕典禮。當時倫敦會施醫院的大廳里懸掛著李鴻章親筆手書的楹聯:“為良相,為良醫,只此恫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醫院成立之初設有為天津當時權貴和其家屬服務的頭等病房和設在大地下室可容納30多張病床的三等半費病房,此外,醫院還設由掛號房、司賬房、割症房、養病房,脈發藥房等。清光緒十四年二月(1888年2月),馬根濟去世,英國基督教倫敦會便先後派人來倫敦會施醫院主持工作。清宣統三年(1911年),英國基督教倫敦會設立勸募基金並成立委員會籌劃新院建築的事宜,後來經天津法租界工部局贊助將倫敦會施醫院的舊房屋全部拆除。1924年1月18日,新醫院大樓建成,建築面積為481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4層平頂建築,建築外立面為紅磚清水牆帶女兒牆,建築的平面布局為“n”形。醫院內部設有內科、外科和眼科的診察室、換藥室和手術室,醫院改名為“馬大夫紀念醫院”。1928年,英國基督教倫敦會捐款為馬大夫紀念醫院建成兩座醫師的住宅樓。1930年,馬大夫紀念醫院北樓建成並投入使用。1931年,馬大夫紀念醫院加建一座後三樓。1935年,馬大夫紀念醫院南樓建成並投入使用。1937年,蘆溝橋事變之後,馬大夫紀念醫院開始參加了戰地救護工作並接收傷兵和難民。1940年,馬大夫紀念醫院被日軍占領並改為“同仁會天津診療班”。1945年,天津市政府將其改名為“天津臨時第一醫院”。1945年12月1日,天津市政府將其歸還英國基督教倫敦會並恢復舊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3年,時任院長的雷愛德將醫院交由天津市人民政府管理並更名為“天津人民醫院”,現址為天津市口腔醫院。
故事
1878年冬,李鴻章的夫人突發病症,郎中說是中風,外邪入侵導致半身不遂。吃了不知多少服藥,然病就是不見好。無奈之下,李鴻章讓英國傳教士馬根濟博士來府一試。六天中,馬根濟大夫採用了“手搖電機診治法”,終於挽回了李夫人的性命。李鴻章從此開始相信西醫,由興趣竟引申出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在天津建一所西醫醫院?他開始做天津的官僚士紳工作,甚至安排了一場由馬大夫操刀的“手術秀”。當一個比拳頭還大的頸部腫瘤被馬大夫順利摘除時,官紳們都嘖嘖稱奇。在李的積極倡導下,社會人士募集了6千銀兩,再加上他親自捐贈的4千兩,總計1萬兩銀子。光緒六年(1880年)十一月一日,新建醫院正式落成,即後來的馬大夫紀念醫院。《天津通志》有這樣的記錄: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所規模完整的私立西醫醫院。1924年該院重建,為紀念曾在該院工作過的馬根濟,命名為“馬大夫紀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