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園巷國小

50年代初,學校有10個班級,500多名學生。 1956年,學校由市教育局接受,校名改為常州市馬園巷國小。 1980年1月,學校復稱馬園巷國小。

基本信息

校董
會成立後,開始籌集基金,購置校具及教學用品,租借大馬園
巷19號胡氏宗祠全部房屋為校舍,到1931年底籌備就緒。1932
年2月學校開辦,定名私立明強國小,招收初級學生60餘名,
分2個班級進行複式教學,由校董會聘請王泳雯任校長,屠枚
任事務主任。
50年代初,學校有10個班級,500多名學生。1952年,
學校把年久失修的平房翻建成樓房,闢作8個教室。1956年,
學校由市教育局接受,校名改為常州市馬園巷國小。1959年7清真國小併入該校。60年代初,有18個班級,1094名學
生。1963年4月,該校已發展到23個班級。時校舍狹窄,學
生擁擠,經區委同意,將廣化區財政分局房屋4進15間,另有
側廂2間撥給學校使用,作為分部。“文化大革命”中,學校改
名為永紅巷第二國小。1974年,原南大街民辦國小全部校舍平
房23間及學生,部分教師併入該校。1976年7月,建造9個教
室的3層教學大樓,1977年落成使用。1980年1月,學校復稱
馬園巷國小。.
1992年8月,由世界銀行貸款,市建築工程設計院設計,鍾
樓區文教局監造教學大樓1幢,計1500平方米,造價42萬元。
1992年3月,校友朱林林捐贈3萬元整修音樂室;計60平方
米。1993年10月,由該校校辦廠宏翔工藝電器廠出資建造250
平方米輔助用房i造價20萬元。1998年6月,在區政府、文教
局支持下,自行設計重建校門、門衛室及70米長的開放式圍牆,
拆除舊房10間計250平方米,平整場地420平方米。1998年8
月,因史家弄國小撤銷,學生120名,教師6名調入馬小,時
全校14個班級,690餘名學生,31名教師。同年10月,學校
全面進行改造,拆除舊房3間,建50米跑道、桌球台4張、小
籃球架1隻,平整水泥場地300平方米,建立音樂室、圖書室、
電腦室、自然室、多功能電教室、隊室、衛生室、體育室、教
儀室、勞技室及教師辦公室。1999年1月6日,經市教委驗收,
學校基本實現現代化。
寓教於樂.長年堅持育新人。學校長年堅持對學生進行共
產主上思想的教育,從小培養學生“五愛”的思想感情和良好
的品質。1 990年t開展“取學積有”活動時.多次組織教師學
習t提高參與意識.還通過廣播、板報、隊會、班台進行宣傳。
制lr切實可行的計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組
織學生開展參觀訪問活動,參加徵文比賽,把開展“心中有他
人,心中有祖國活動”與雛鷹行動有機地結台起來,
學校還與南大街街辦開展共建文明單位.共創文明大街活
動,成立交垣安全崗,衛生值勤宣傳小分隊.每周二、三,四
課後輪流上街宣傳,對行人進行交通、衛生知識的宣傳,學投
送溫暖d齟連續12年為孤老服務。大隊部還組織學生與陝西子
長縣高台中屯d、學,紅侮村國小的同學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
他們互相通信.互相勉勵,捐款捐物.充分體現了社台主義助
人為樂的精神風貌,為社會奉獻一片愛心.也為少年兒童播。
1987年畢業生錢錚,潘征宇,余婕等優秀畢業生在百度上建立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