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組成】馬勃 薄荷 桔梗 連翹 杏仁 通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風溫之邪上郁,耳聤右脹者。
方劑名稱
馬勃散
藥物組成
馬屁勃1大塊。
處方來源
《瘍科遺編》卷下。
方劑主治
舌底忽生痰包。
製備方法
剪片。
用法用量
含在舌下,2-3日即愈。
馬勃散,藥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組成】馬勃 薄荷 桔梗 連翹 杏仁 通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風溫之邪上郁,耳聤右脹者。
方劑名稱
馬勃散
藥物組成
馬屁勃1大塊。
處方來源
《瘍科遺編》卷下。
方劑主治
舌底忽生痰包。
製備方法
剪片。
用法用量
含在舌下,2-3日即愈。
灰包科馬勃屬植物,腐生真菌。秋季生於林地和竹林間及草原陰濕草叢內。各省均有分布,以內蒙古、青海、新疆草原所產較多。
簡介 屬 性 作 用 馬勃的由來 臨床套用銀翹馬勃散是一種中藥製劑,主要用於濕溫喉阻咽痛等病症。
複方馬勃水楊酸散是一種灰褐色粉末藥品,主要用於體癬、頭癬、腳癬、手癬、股癬、牛皮癬、及皮膚瘙癢等皮膚病症。
藥品簡介 參考資料馬勃,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馬屁泡;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體型較大,鮮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則灰褐色而虛軟,外部有略有韌性的表皮...
物種種類 生長和品種 人工栽培 主要價值 化學特性馬勃狀硬皮馬勃,硬皮馬勃目、硬皮馬勃科、硬皮馬勃屬,子實體小。生於針葉林中地上,群生。
簡介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頭狀馬勃中文別名是頭狀禿馬勃與馬屁包,界是真菌界、目是馬勃菌目(Lycoperdales)、門: 真菌門(Eumycota),有資料歸為擔子菌門(Bas...
概述 相關馬勃,俗稱牛屎菇或馬蹄包有的地方叫藥包子,馬屁泡。屬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
物種種類 生長和品種 人工栽培 主要價值 化學特性馬勃,中藥名。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大馬勃或紫色馬勃的乾燥子實體。夏、秋二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採收,除去泥沙,乾燥。其性味辛平,有清肺利咽,止血之功效。用...
生理特性 產地 入藥部位 炮製方法 性味加味銀翹馬勃散用於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主治熱毒蘊結於咽喉。
《廣西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