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視角宏闊、脈絡清晰、論證謹嚴,對於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全面貫徹以人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袁貴仁,1950年11月生,安徽人。1968年高中畢業,任中學教師。197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84-年學業獲哲學碩士學位。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哲學系副主任、社會科學處處長、副教務長、常務副校長、黨委書記,北京市長助理兼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2001年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現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和研究。著有《當代中國的唯物辯證法》、《人的素質論》、《價值學引論》、《馬克思的人學思想》、《教育——哲學片論》、《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人的哲學》、《管理哲學》、《對人的哲學理解》、《鄧小平理論概論》等,合著《認識 論新論》、《改革、市場與主體性》,《鄧小平價值觀研究》等。
圖書目錄
導論·1
一、什麼是“人學”·1
二、馬克思主義入學理論的內涵·4
三、馬克思主義入學理論的特質·8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29
一、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思想來源·30
二、馬克思主義入學理論的形成過程·40
三、馬克思主義入學理論的發展·48
第二章 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53
一、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54
二、人是社會存在物·58
三、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64
四、人是實踐存在物·70
第三章 人的本質:勞動與社會關係·74
一、馬克思“人的本質”的含義·75
二、勞動是人的類特性·78
三、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83
四、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完整論述·88
第四章 人的主體性與主體問性·93
一、主體性與“新唯物主義”·94
二、主體性:主體對客體的作用·98
三、主體間性:主體和主體的交往·107
四、人性、人的本質和主體性·110
五、人格、人的個性和主體性·119
六、生產力、科學技術和主體性·132
第五章 人的需要及其與生產的關係·139
一、作為“人的本性”的需要·140
二、人的需要是多樣性的複合體·145
三、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徵·151
四、需要和生產的辯證法·154
第六章 人的價值及其評價·162
一、人的價值:貢獻和滿足·162
二、人的價值和勞動·168
三、人的價值和社會關係·170
四、對人的價值的評價·174
第七章 人的權利與義務·181
一、人權思想:馬克思主義入學理論的組成部分·181
二、對人權的哲學分析和闡釋·185
三、權利和義務的辯證統一·192
第八章 民主及其發展·199
一、民主的最初含義是“人民的權利”·199
二、資本主義民主的性質與局限性·202
三、社會主義民主是更高類型的民主·206
四、社會主義民主:人民民主專政與民主集中制 ·209
第九章 平等及其發展·214
一、人的平等:素質和地位·214
二、平等觀念的歷史發展和階級內容·218
三、對資產階級平等觀的分析和批判·221
四、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平等·224
第十章 公正及其意義·230
一、公正是一種“相稱”的關係·230
二、公正的理論內涵·233
三、公正的社會意義·238
第十一章 人的自由·244
一、自由觀的革命變革·244
二、自由是人的活動狀態與境界·249
三、哲學的自由概念與政治自由問題·254
四、自由的基本特性·259
第十二章 人的全面發展·264
一、人的發展和人的本質·264
二、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270
三、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278
第十三章 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285
一、現實性原則·286
二、實踐性原則·289
三、主體性原則·292
四、批判性原則·295
五、具體性原則·298
六、綜合性原則·302
附錄1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305
一、人在哲學中的地位·305
二、人的理論的研究歷史·307
三、馬克思主義和人本主義·310
四、當前人學理論研究的主要任務·312
附錄2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317
一、深刻地理解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317
二、全面地把握科學發展觀與以人為本的關係·320
三、自覺地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321
人名與術語索引·324
主要參考文獻·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