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谷村

香谷村位於湖南瀏陽市,有耕地總面積2272.9 畝,有農戶297戶,共有鄉村人口1118人。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內。

基本信息

簡介

香谷村位於湖南瀏陽市,由於受山高水陡、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到1999年人均純收入還只有420元。為了改變這裡的特困面貌,長沙市把該村列為重點扶貧村。2000年扶貧工作隊進駐該村,開展扶貧活動。

經濟發展

工作隊先組織投入資金20多萬元,在高山嶺新修了一條5公里通向溪江的公路,並維修公路10公里,改變香谷村祖祖輩輩進出村寨爬山越嶺走路難的現狀。香谷村地域廣,居住稀散,針對村民這一特殊情況,投入10萬元修建了2座5米寬、17米長平板公路橋。工作隊與村民同吃住同勞動,開墾拓荒、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和義務工1200個、新建渠1000米、維修水渠2500米,使全村98%的稻田達到了旱澇保收。不僅解決了信息問題,完善了高壓線路等,還幫助該村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資源,扶貧先扶智,提高科技含量舉辦科技培訓,請專家授課,向村民傳授種養技術。採取訂契約,給補助的方式鼓勵村民發展黑山羊300隻,楠竹低改1000畝,種植14個品種藥材150畝,闖出一條科技脫貧的路子。為了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的增長,贈送一部農用運輸車,採用租賃承包的經營形式,實施竹器加工、藥材、黑山羊、楠竹等由村委統購統銷方法,一年可為集體創收3萬多元。工作隊還為五保戶、特困戶捐助6700多元;並無償給困難戶提供5噸糧食;並把16歲的殘疾女孩劉美麗送到長沙醫治。

新面貌

經過工作組不斷的努力,香谷村已今非昔比,一年來實現人均近1500元的收入。改變了鄉村往日無電、無路、無通訊等十無的落後面貌,為香谷村經濟騰飛打下了良好基礎。

自然資源

該村委會有耕地總面積2272.9 畝,地 2272.9畝,人均耕地 2.03 畝,主要種植馬鈴薯、蕎麥等作物;其中經濟林果地5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 畝。水面面積23 畝;草地 1930畝。地下有大量的煤礦資源。

基礎設施

全村有270戶通自來水,有2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9.7%)。有27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6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1 %和5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戶(分別占總數的 31.6%和20.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
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中,還有216戶為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委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22.4%;畜牧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6.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1 頭肉牛18 頭,肉羊 30頭);林業收入 50萬元,占總收入的20.4%;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8%。農民人均純收入144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 1.3 %),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洋芋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6 %。特色產業主要有白芸豆和燕麥。

人口衛生

該村共有農戶297戶,共有鄉村人口1118人,其中男性595人,女性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086,勞動力714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118人,到2009年底享受低保 8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2 畝,年末集體總收入10萬元,有固定資產12 萬元,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以會議方式公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2 畝,年末集體總收入8萬元,有固定資產10 萬元,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組織

該村委會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2 人,少數民族黨員 32,其中男黨員28 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五村等7個自然村。
該村共有團員4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