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山村

香菇山村

香菇山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北方向,全村面積4.19平方公里,現轄香菇山、漈坑、九嶺崗、黃竹壠、嶺門岔等5個自然村,村域海拔高度在140—25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7.0℃,全村經濟以農為主,油茶次之。

基本信息

香菇山村

香菇山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北方向。東鄰錢塘,南與樓下接壤,西、北隔溪對岸與水北、山田相望。從南到北都是山地峽谷,地勢險要偏僻,境內建有一條簡易公路。距縣城36公里,離鎮所在地4公里。主村原名伏(佛)塔前村,其得名為清朝康熙年間(大約1682)有一林姓家族遷徙路過此地,見此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易於謀生,因而擇此而居。太祖主要以產香菇為生,創辦了香菇廠,因此得名香菇山村。全村面積4.19平方公里,現轄香菇山、漈坑、九嶺崗、黃竹壠、嶺門岔等5個自然村,計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97戶,總人口897人,世居民族均系漢族。村域海拔高度在140—25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7.0℃,全村經濟以農為主,油茶次之。1988年前,種植蘑菇面積及產量躍居全鎮第一,最多一戶種植1700平方米,產值近萬元。香菇山村在民國期間成立了地方聯堡,後因多種原因多次拆並。後於1984年從樓下劃分出來,集體經濟起步晚,村財薄弱,各項社會公益事業難以配套,相對比較滯後。村民經濟收入尚處於低水平狀態,並以勞務輸出增加家庭收入。林姓族人為主,林氏始祖正15世從天州府上杭縣八角嶺楊梅村(今上杭縣)遷入此地落祖已屬26世。香菇山發展至今,世居民族均為漢族,主姓除林姓以外還有張、巫姓。沿公路進香菇山村,約三公里,有一棵十五米高的楓樹,似保衛著香菇山,路旁還有一讓人休息的亭子,休息之餘,欣賞“春山列屏重疊翠,平湖揚波映漣漪”的景色。香菇山村的南面有座“林公宮”,宮內主要有“林公”等6位佛像,正廳還留有壁面,其餘都受損現已重修。村內人為了保平安而建,到每年正月時家家戶戶都要到此祈福,求“五穀豐登,四季平安”。改革開放30多年來,該村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的“五通”目標,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共諧共進。[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