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香港政府舉辦香港節的主要目的,是由於1960年代香港經歷文化大革命引發六七暴動,香港政府需要疏導民怨和安撫民心,加強香港年青人對香港的歸屬感,並希望可以營造出歌舞昇平的氣氛。早於1966年爆發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後,香港政府於1967年發表了《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建議提出「要利用青少年活動疏導青少年過剩的精力,作為預防社會騷動方法之一」。1968年,香港政府成立一個指導委員會,研究為香港安排一星期的娛樂的可行性。1969年初,委員會獲撥款200萬港元籌辦香港節。
內容
1969年12月6日至12月15日,籌備了超過7個月、耗資達400萬港元的第一屆香港節正式舉行,於香港各地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參觀人次超過500,000,當中更包括不少外地遊客。一系列的活動以中國文化傳統為主題,性質主要是文娛康樂活動,還包括了郵票、古董、書畫和花卉等展覽,亦有嘉年華會、舞會、時裝表演、歌唱比賽和選美比賽等節目。開幕當日於尖沙咀亮燈儀式,更有花車巡遊彌敦道。
結果
其後香港節曾先後於1971年與1973年舉辦過兩屆,但規模比第一屆為小,市民的踴躍程度亦大為減低。加上香港政府也認為香港節已經達到其成效,故此之後便再沒有舉辦。
相關詞條
-
香港動漫節
香港動漫節,為2006年7月首次舉辦的一個集合漫畫、動畫、電玩、玩具、模型的香港大型展覽,它每年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簡介 前身 代言人 2006年香港動漫節 2009年香港動漫節 -
香港國際創客節
香港國際創客節,英文名稱:Hong Kong 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 Festival,2015年12月3日,香港國際創客...
背景 簡介 活動特色 -
香港國際武術節
香港國際武術節是香港規模最大的武術賽事,每年舉行一屆,由香港中國武術海外訓練學院發起,香港武術聯合會、精武體育會、香港沙田體育會等有關單位聯合舉辦。目的...
介紹 歷史信息 中國功夫演員 -
香港節日鈔
在2010年之際香港滙豐銀行首次發行中國傳統佳節節日鈔,在鈔票上生動再現佳節盛景,並寄託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在烘托節日氣氛的同時又體現了中國民俗佳節...
介紹 收藏亮點 -
香港國際功夫節
香港國際功夫節它是香港國際功夫節是一個綜合性的文體盛會,由香港國際功夫節有限公司、中華國術總會主辦。
簡介 活動策劃 理念 文化內涵 地位 -
香港龍獅節
香港龍獅節之“健力龍獅”將於明年元旦日舉行,屆時1111隻獅子、超過2000名參加者會一起舞動,期望能打破由新加坡創下353人同時舞獅的世界健力士紀錄。...
香港龍獅節簡介 2013年 2012年 -
第九屆香港文學節
本屆文學節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其中的焦點活動是“情系筆墨間”專題展覽。 該展覽分為“人生軌跡”“在地之情”“異地情懷”“生活感知”和“情之所至”5個部...
-
第八屆香港國際武術節
第八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於2010年3月14日舉行,本屆武術節,無論從人數、規模、規格都創造了歷史新高。 本屆參賽選手年齡呈現多元化,年齡最大的86歲,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