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歷史悠久。早於一九四九年,成員書院新亞書院創辦哲學教育系。兩年後,崇基學院成立,即開設人生哲學一課,並於一九六三年成立宗教知識及哲學學系,及後易名為哲學及宗教學系。二者皆為中大哲學系的前身。一九七七年,大學改制,兩書院之哲學系正式合併,成為中文大學哲學系 。 該系早期由知譽於國際、稱重於杏檀的前輩學者唐君毅教授、牟宗三教授、勞思光教授等先生主持教務。在他們的辛勤耕耘下,該系得以秉承深厚的中國人文傳統,發展成國際公認的中國哲學重鎮,其中以新儒學研究的成績最為顯著 。 從七十年代開始,該系邀得自北美歸來的劉述先教授、何秀煌教授等加入。這一代學者洞悉香港處於東亞的地緣優勢,抱著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感,於羅致人才方面採取相容並蓄的態度,於教學和研究方面,著力於推動中西哲學並重,締造多元和自由的教研環境 。

學系簡介

學系先賢 學系先賢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致力於提供多元化、均衡的課程,包含東西方傳統之哲學,既符合國際標準,又保持國家和本地的特色。該系的文學士課程旨在提供優良的人文教育,既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以繼續深造,又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及溝通的能力,為應付日後工作和生活的挑戰作好準備。該系的研究院課程則著重於從事哲學專門研究的培訓,培養學生獨立嚴謹的治學精神。此外該系教師亦一直熱烈投入大學通識教育的推廣和大學教育理念的探討。該系約有一半課程為通識教育。開辦該類課程不僅為該繫纍積了豐富的人文教育經驗,亦對中文大學整體教育方向的厘定以及大學形象的建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該系致力於發展不同哲學領域研究的優勢,如分析哲學、中國哲學、現象學、社會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及套用倫理學。該系特彆強調中西哲學的比較作為教學與研究的核心課題,以配合中文大學促進中國文化現代化及研究的宗旨 。

除了教學活動外,該系亦積極舉辦及參與各類型的學術活動,如學術會議、研討會、學術交流、公開講座及專業學術論著的出版等。該系一直秉承深厚的中國人文傳統,又為中西哲學研究及學術交流的中心。在維繫其獨有傳統之餘,該系將繼續發展比較哲學,希望能為中西哲學的未來開拓出更廣闊的視野和天地 。

師資力量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師具備多元的文化及教育背景、國際視野、多種語言能力及廣泛的興趣和專業知識,能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課程 。

該系教員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北美,並分別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澳洲、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學府完成高級學位。他們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社會及政治哲學、倫理學及套用倫理學、美學、知識論、形上學、邏輯、語言哲學、心靈哲學、法律哲學、歷史哲學、現象學、詮釋學、古希臘思想、德國哲學、當代法國哲學、現代性和後現代性問題以及比較哲學 。

研究中心

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

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