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1米,胸徑60厘米;小枝黑色,老枝淺褐色,疏生皮孔;芽、嫩葉柄、花梗、花蕾及心皮密被平伏短絹毛,其餘無毛。
葉揉碎有八角氣味,薄革質,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6-13厘米,寬5-5.5厘米,先端尖,尖頭鈍,基部寬楔形,兩面鮮綠色,有光澤,無毛,側脈每邊8-10條,網脈細密,側脈及網脈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2厘米,無托葉痕。
花蕾長圓體形,長約2厘米,花梗長約1厘米,花芳香,花被片9,3輪,外輪膜質,條形,長約1.5厘米,寬約2毫米,內兩輪肉質,狹橢圓形,長1.5-2厘米,寬約6毫米;雄蕊約25枚,長8-9毫米,藥隔伸出長約1-1.5毫米的銳尖頭;雌蕊群卵圓形,雌蕊群柄長4-5毫米,心皮約10枚,狹橢圓體形,長6-7毫米,背面有5條縱棱,花柱長約2毫米,外卷,胚珠6-8。
聚合果果梗較粗,長1.5-2厘米,雌蕊群柄果時增長至2-3厘米;蓇葖灰黑色,橢圓體形,長2-4.5厘米,寬1-2.5厘米,密生皮孔,頂端具短尖,基部收縮成柄,柄長2-8毫米,果瓣質厚,熟時向外反卷,露出白色內皮;種子1-4。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香子含笑為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的用材樹種,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多散生在山坡中下部和溝谷兩旁的常綠闊葉林內,常與米老排、山桑、魚尾葵、山枇杷、烏欖、鴨腳木和苦竹等伴生,構成上層林冠,成為林中巨樹。
分布區的氣候,年平均氣溫20-22.5℃,最冷月平均氣溫11-14℃, 極端低溫-2℃。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乾濕季節明顯,雨季集中在5-9月。土壤多屬頁岩、砂頁岩和流紋岩風化成的微酸性至酸性的紅壤土。香子含笑喜生在肥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山坡,忌積水地。喜光,在林邊和陽光充足的地方常可見到幼樹。在山腰下部或山谷生長特別高大通直,天然整枝良好,人工引種在丘陵地,孤立木也長得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海南(樂東、瓊中、昌江、白沙等)、廣西西南部(上思、龍州、靖西、那坡、十萬大山、大青山、靖西等)、雲南(西雙版納)。
繁殖方法
採種
香子含笑在12月至次年1-2月開黃色花,當年10月果熟時聚合果易開裂脫落,應及時上樹採收,避免種子落地被鼠食。宜選20-40年生,乾形通直的作採種母樹。採回的果實攤開風乾,聚合果自然開裂脫出種子,滲沙子搓去假種皮,洗淨沙藏。如運往外地,則應混入保濕物,用木箱裝運。鮮果出種率16-18%,種子千粒重250-270克,發芽率70-80%。
播種
最好是隨采隨播,播在畦面沙床上,覆土厚土厘米,搭蔭棚,經常淋水,經40-50天種子發芽出土。待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可移植到容器或圃地。容器育苗宜事先做成高指厘米,直徑7-8厘米的杯(袋),營養土配置:表土70%,草皮灰20%、腐熟豬牛糞9%、過磷酸鈣1%混勻。採用容器苗造林,最遲也應在秋前種下。
栽培技術
選地
香子含笑喜溫喜濕喜肥,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腐植質較多、土壤水分較充足,空氣濕度大的陰坡或山谷。造林季節最好在2月間,最遲不要超過3月中旬。
移植
掌握在陰天移植,每袋一株。移植圃地宜選緩坡地、排水良好的沙壤或輕壤土,及早整地,下足基肥;每畝施個皮灰30千克、豬糞2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與床面表土混勻。床寬1米,高15厘米。移植株行距15厘米×25厘米。移植後要遮蔭和加強管理。一年生苗高可達70-100厘米、地徑1.5-2厘米,每畝產合格苗1.5萬株。以移植圃面積計算,每南用種量5-7千克。定植後應連續撫育3-4年。香子含笑也可與喜光、深根系的針葉樹,營造混交林。
主要價值
香子含笑為常綠大喬木,樹高達30多米,胸徑達1米多,主幹通直圓滿,出材量大,壽命長,百年生的樹長勢仍很旺盛。在廣西大青山有一株高36米、胸徑1米的大樹,單株材積達9.8立方米。木材為散孔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材質稍硬重,色澤美觀,乾燥後少開裂不變形,耐腐力中至強,加工容易,適用作橫樑、桁條和門窗框,以及車船、家具等的優良用材,又因材質細韌,節疤少,旋刨容易,也適用作膠合板、文具和器具等。產地民眾喜用作屋柱、橫樑、門框、樓板等,經久耐用。此外,香子含笑的花有芳香味,可提取芳香油,枝葉濃綠,外形挺拔秀麗,也是四旁綠化的好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