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村

養鵝村

養鵝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廟街鎮北橋村委會,該村國土面積536畝,海拔1725米,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723毫米,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鵝村隸屬於廟街鎮北橋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 廟街鎮北邊,距離北橋村委會3.5公里,距離廟街鎮3.5公里。國土面積536畝,海拔1725米,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723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300畝,其中人均耕地1.2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1戶,有鄉村人口244人,其中農業人口244人,勞動力18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7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6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0畝(其中:田276畝,地24畝),人均耕地1.23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水面面積20畝,其中養殖面積15畝;其他面積268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61戶飲用井水。有61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3.8%和8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分別占總數的72.1 %和57.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5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3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提高農村庭院養豬的經濟效益

農民庭院養豬是農村千家萬戶養豬綜合發展的一種非專業化的養豬新模式。在自家房前屋後利用零星土地和不適開墾的泥石地或移留的宅基地發展養豬,具有投資少、易管理、見效快和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等特點。但相當一部分還辦得不夠理想,要提高農村庭院養豬的經濟效益,必須重點思考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要因地制宜——屬小村莊、房前屋後確有零星土地或有房屋可用,領頭農民有勞動間隙和早中晚閒散時間,有剩餘勞力和半勞力可以從事完成豬的飼餵和圈舍清理。這樣庭院養豬可基本不計勞動成本,從而可以大大降低養豬成本。
②發揮自身優勢——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和人員組成結構千差萬別。有的是地理位置優勢,有的是剩餘勞力優勢,有的是農副產品加工優勢,有的是農作物、蔬菜枝葉青粗飼料優勢,有的位處山區有草山草坡優勢,這樣各自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有利獲得投資少、見效快的效益。
③模式多樣,靈活選用——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實際,選擇適宜自己的養殖模式。有水面的地方可以選用養—養結合模式,即把養豬與養雞鴨、養魚、養蝦、養蚌結合起來,便於綜合利用,豬的糞便經過發酵後可作魚蝦的飼料。以種田和種果樹為主的農民,可以把養豬與種田、種果樹結合起來,推行養—種結合型。豬的糞便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料,不僅可以促進農業增產豐收,還可以不斷改善土壤結構,形成土壤的良性循環和農業的持續增產,反之農作物秸稈和農作物加工農副產品又可變為飼料養豬,把價格低廉的農副產品轉化成豬肉,構建“有機農業”的現代模式。有的農民從事釀酒、制醬、制豆腐、榨粉,構成養—加結合模式,把加工農副產品豆腐渣、粉渣、醬渣、酒糟等作為豬的部分飼料餵豬,使農副產品加工副產品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降低了養豬成本。
④環環緊扣,綜合利用——農民庭院養豬模式多樣,千變萬化,形成食物鏈、加工鏈、循環增值鏈,一環扣一環,從而減少浪費,達到提高利用率和綜合利用水平的目的。為了防止污染,開發資源,還可把發展農民庭院養豬與建沼氣池有機結合起來,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利國利民,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⑤科學飼養,科學管理——庭院養豬離不開科學,利用現有資源,合理搭配飼料、實行科學飼養與科學管理。農民庭院養豬事業一定可以得到穩步健康發展。根據庭院現實狀況和條件,可以飼養3-5頭、幾十頭、上百頭、數百頭。實際調查證明,由於農民庭院養豬充分利用了自身優勢,實現了綜合利用,一般比大中型豬場的飼養成本降低30%-50%。平均養一頭90公斤出欄的育肥豬在大中型豬場贏利80-100元時,農民庭院方式養豬就可以一頭豬獲得160-200元的利潤,假如農民一戶一年養1頭母豬,經過自繁自養,所生仔豬全部養大出欄,則每戶家庭一年就可以獲得6000元左右的純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