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大生地一錢(3g),大麥冬一錢(3g),川貝母八分(2.4g),粉丹皮八分(2.4g),玄參一錢(3g),薄荷葉三分(2.4g),生甘草五分(1.5g)。
用法用量
水一鍾半,煎至五六分,溫服。
功用
養陰潤燥。
主治
肺腎陰虛,感燥而發,咽痛白腐纏喉,及口舌白瘡,口糜唇瘡。
方義
本方主治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復感溫燥之邪,致痛白腐咽喉及口糜諸證。方中大生地甘寒養腎陰,大麥冬甘寒養肺陰,二藥為君,以治肺腎陰虛之本。川貝母潤肺化痰,粉丹皮涼血消腫,玄參清虛火而涼血解毒,共為臣藥,以療陰虛內熱灼津傷血之證。喉為肺系,腎脈夾咽繫於舌本,故少佐薄荷散邪以利咽喉。生甘草和藥解毒為使。綜合全方滋養腎陰,消腫利咽,微散表邪,對於肺陰虧虛,復感溫燥之邪致之口糜,確有良效。??
加減化裁
發熱者,不必拘泥外感之有無,只照方投之而熱自退;鼻塞,音微瘠,氣急者,去薄荷,加玉竹二錢,北沙參二錢;舌苔黃色而唇燥者,加真釵斛一錢;肺熱咳嗽,加乾桑葉三片;大便閉結,三四日未更衣者,加叭噠杏仁(去皮尖,研末)八分,黑芝麻三錢,或火麻仁二錢;時行燥疫,易於傳染者,加陳人中黃三分;陰火盛而咽乾不潤者,加大熟地三錢,天門冬(去心)二錢,女貞子一錢,體質虛弱,兩脈浮數無力,或潮熱不退者,去生地,重用大熟地,而熱自除;白腐已減,尚有些微,滯於咽間不得退淨者,亦須重用大熟地至五六錢,其白即除矣;喉白既已退淨,可用炒白芍八分,甜百合二錢,以固肺氣,淮山藥亦可加入。
中藥方劑之養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