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生地18克,當歸6克,白芍4.5克,川芎3克,枸杞9克,五味子1.5克,棗仁4.5克,柏子仁6克,杭菊6克,桑葉3克,紅棗10枚,黑芝麻9克。
功能主治
養血祛風。治血虛頭痛,自覺頭腦俱空,目既而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醇剩義》卷四
中藥方劑之養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養血勝風湯是傳統中醫藥方劑,對血虛頭痛,自覺頭腦俱空,目既而弦有很好療效。
生地18克,當歸6克,白芍4.5克,川芎3克,枸杞9克,五味子1.5克,棗仁4.5克,柏子仁6克,杭菊6克,桑葉3克,紅棗10枚,黑芝麻9克。
養血祛風。治血虛頭痛,自覺頭腦俱空,目既而弦。
水煎服。
《醫醇剩義》卷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起傴湯主要由薏仁3兩,白朮2兩,黃耆1兩,防風3分,附子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辨證錄》卷二。方劑主治大病之後,濕氣入於腎宮,誤服補腎之藥,腰痛...
祛濕止痛 燥濕利水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為補養安神之劑。以甘草,小麥,大棗為組成。有養心安神,柔肝緩急的功效。主治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頻做。甘草...
方論 新用法 補脾和中 養心安神 藥方來源霹靂湯主要由川附(炮去皮臍)5兩,桂心(去皮盡)2兩,當歸2兩,甘草1兩等成分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扁鵲心書·神方》。方劑主治脾胃虛弱,因傷生冷成泄瀉,...
治中風 健脾胃 處方來源顫湯 方二 潛陽培補湯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方一 祛風通絡飲 方二 搜風... 方二 溫陽通經復脈湯 方三 風心湯 心律失常 方一 平心定律湯 方二 升...全書 本書目錄1 內科疾病 血管性頭痛 方一 疏肝化瘀湯 方二 鎮痛飲...
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症等疾患。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
出處 功效 藥物組成 藥方用法 主治小柴胡湯,中醫方劑學,出自《傷寒論》,為和解劑,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效。主治傷寒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
概述 方劑 病異方變 方解 藥理作用獨活寄生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之功效,出自《備急千金要方》。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腰膝疼痛、痿軟,肢...
功效主治 方義 藥理作用 文獻記載升麻湯]三黃湯[卷之一\麻黃升麻湯]疏風湯[卷之一\麻黃升麻湯]麻黃羌活湯...\葛根黃芩黃連湯]升麻胃風湯[卷之一\葛根黃芩黃連湯]升麻調經湯[卷之一...相附,以《黃帝內經》、《湯液》、《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之方為首...
簡介 內容 參考資料慢脾風即慢驚風的脾腎陽衰證,為虛極之侯,陽虛極而生內風。常見症狀有食慾大減,強食少許猶不能消化,醫者猶投以消食開瘀之劑,脾胃益弱,漸至吐瀉交作,間發抽掣...
名稱來源 病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