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北愛共和軍領導人鮑比·桑茲 (麥可·法斯賓德飾)因為領導反對當局的遊行而被捕。在梅茲監獄中,他依然沒有放棄鬥爭。監獄裡都是六平方米的封閉牢房,這裡關押著北愛共和軍的囚犯,他們赤身裸體拒絕穿囚衣,以此對抗柴契爾夫人剝奪囚犯權利的法令。他們用污濁的食物和排泄物掩蓋著變形門下的溝渠,以此傳遞訊息。 通過一台矇混過關的收音機,囚犯們得以及時了解共和軍與英國政府鬥爭的訊息。最後,在桑茲決定以絕食抗爭的時候,他與神父多米尼克·莫朗 (利亞姆·坎寧安飾)有過一場精彩的辯論,然而結果卻於事無補。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Bobby Sands | Michael Fassbender | ---- |
12-year-old Bobby | Ciaran Flynn | ---- |
Father Dominic Moran | Liam Cunningham | ---- |
Gerry Campbell | Liam McMahon | ---- |
Raymond Lohan | Stuart Graham | ---- |
Davey Gillen | Brian Milligan | ---- |
Mrs Lohan | Laine Megaw | ---- |
Mrs Lohan | Laine Megaw | ---- |
Gerry's girlfriend | Karen Hassan | ---- |
the Governor | Frank McCusker | ---- |
William | Lalor Roddy | ---- |
Mrs Sands | Helen Madden | ---- |
Mr Sands | Des McAleer | ---- |
Bearded man | Geoff Gatt | ---- |
Priest | Rory Mullen | ---- |
Stephen Graves | Ben Peel | Riot Prison Officer |
Raymond's mother | Helena Bereen | ---- |
Hitman | Paddy Jenkins | ---- |
Chief Medical Officer | Billy Clarke | ---- |
Loyalist orderly | B.J. Hogg | ---- |
Young Bobby's friend | Aaron Goldring | ---- |
職員表
導演 | 史蒂夫·麥奎因 |
編劇 | 史蒂夫·麥奎因、Enda Walsh |
攝影 | 西恩·波比特 |
剪輯 | 喬·沃克爾 |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在北愛爾蘭第一天拍攝的是桑茲和一位天主教牧師之間關於決定實施絕食抗議的談話,這場戲有十分鐘的時間,兩位演員麥可·法斯賓德和利亞姆·坎寧安一共拍了四遍才通過。
•在一段桑茲與牧師的對話長鏡頭拍攝完畢後,攝製組放了10個星期的假,等待男主角法斯賓德減重。
•為了演好這樣一個絕食66天而死的“皮包骨”桑茲,法斯賓德在兩個半月內把自己關在了洛杉磯海邊的公寓裡,早上吃些黑莓和堅果,白天練瑜伽和跑步,晚上則只吃罐頭沙丁魚,把每天的熱量攝入控制在900卡路里。
•在影片拍攝期間,為了急速減重而節食的麥可·法斯賓德精神狀況一度讓人擔憂。每次走進超市,他都會習慣性的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熱量表,計算今天自己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是不是又超出了劇組的規定。·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種類 | 授予 | 結果 |
2008年 | 第61屆坎城電影節 | 金攝影機獎 | 史蒂夫·麥奎因 | 獲獎 |
2008年 |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古馳女性特別獎 | 史蒂夫·麥奎因 | 獲獎 |
2008年 | 第21屆歐洲電影獎 | 歐洲年度發現 | 史蒂夫·麥奎因 | 獲獎 |
最佳男演員 | 麥可·法斯賓德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史蒂夫·麥奎因 | |||
2008年 | 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國際影評人發現獎 | 史蒂夫·麥奎因 | 獲獎 |
2009年 | 第6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有前途新人卡爾·弗雷曼獎 | 史蒂夫·麥奎因 | 獲獎 |
電影獎-最佳英國影片 | 提名 |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Blast! Films | 4. Broadcasting Commission of Ireland |
2. Channel Four Films (英國) | 5. Northern Ireland Screen |
3. Film4 (funding) | 6. Wales Creative IP Fund |
上映日期
國家 | 日期 |
法國 | 2008年5月15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
希臘 | 2008年10月2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6月7日 ...... (Sydney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 | 2008年9月6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
西班牙 | 2008年9月22日 ...... (Donostia-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 | 2008年9月27日 ...... (New York Film Festival) |
荷蘭 | 2008年10月9日 |
比利時 | 2008年10月14日 ...... (G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英國 | 2008年10月31日 |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飢餓》講述了信仰、身體和政治的角力,導演麥奎因偏愛長鏡頭和大段對話留白,對於每個鏡頭的剪輯非常謹慎和講究。 (東方網評)
影片聚焦了1981年的絕食抗議行為,圍繞著被關押的北愛爾蘭共和軍囚犯鮑比·桑茲死前最後六星期的生命歷程而展開。作為史蒂夫·麥奎因的長片處女作,所選取的題材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但是電影贏得了英國最受關注的現代藝術獎。 (時光網評)
《飢餓》是導演斯蒂夫·麥奎因的電影處女作,鏡頭處理冷靜,影像帶有很強烈的紀錄片風格。北愛爾蘭共和軍為爭取獨立的政治鬥爭,雖然被“轉移”到監獄,但殘酷的生死鬥爭全部圍繞著被困在監獄中的身體上展開:死亡的身體,通過放大的裸身、發須、手腳和肌肉萎縮、傷口潰爛、便血、暈厥,傳遞出了共和軍的意識形態的激進性,而且最私密的身體成為了最活躍的公共領域——虛弱的肉身與激進的政治在這樣的異質性空間上展開的矛盾衝突。
影片最具隱喻性的,是桑茲被強迫甚至是被暴力剪去頭髮的那段細節,用《舊約士師記》中鬥士參孫的典故,將桑茲的身體與耶穌的身體“幻想”般地等同起來,身體成為政治的最後場所,身體成為政治的表征,肉身就是權力。 (《電影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