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飲

食飲

食飲,漢語辭彙。 拼音:shí yǐn, 釋義:既指指酒和肴饌,又有吃喝的意思。

基本信息

詞目

食飲

拼音

shí yǐn

注音

ㄕㄧˊ ㄧㄣˇ

引證解釋

1、吃喝。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後、世子。”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宗威愍政事》:“公謂參佐曰:‘此易事耳,都人率以食飲為先,當治其所先,則所緩者不憂不平也。’”

明 李贄 《答劉方伯書》:“夫天下曷嘗有不思食飲之人哉!其所以不思食飲者有故矣:病在雜食也。”

2、指酒和肴饌。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食飲甚設。”

3、舉行宴會。

《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飾食飲吊傷之禮,而物屬之者也。” 尹知章 註:“飲食,謂享燕。”

《後漢書·東夷傳·夫餘》:“食飲用俎豆,會同拜爵洗爵,揖讓升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