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和食德

飲和食德

給人吃(喝)後感覺到自在、享受和樂,享受到先人的德澤。簡單說,飲要和諧,食應道德。

基本信息

釋義

成都郫縣望叢祠內“飲和食德”牌匾 成都郫縣望叢祠內“飲和食德”牌匾

出處:“飲和”語出《莊子·則陽 》:“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食德”語出《周易·訟》:“六三,食舊德”。

相關

宣威市文物管理所珍藏著一幅孫中山先生的親筆題詞:“飲和食德”。題詞使宣威火腿名聲大震,這沒有異議。但題詞中繁體的“飲”字少寫一點,“和”少寫一捺,“食”字少寫一點,“德”字少寫一橫,四字各少一筆。相反,在落款“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中,孫中山先生給“在”字多添一點,讓“廷”字中的“壬”往下出頭。這么多的減減加加顯然不會是筆誤,內中定有深意,於是如何理解孫中山的題詞,眾口紛紜,爭議中較有代表性的,當推支雲華和耿國寶發表的文字。

支雲華同志認為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以表彰浦在廷以和為人,以德經商的美德”;“四字各少一點是指浦在廷的宣威火腿罐頭企業和公司不夠圓滿,還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告誡浦在廷在成績在面前不能驕傲自滿;在字多一點是要浦在廷再努力一點,保持上進心和進取精神,‘廷’字中的‘壬’下面出頭,是孫中山希望全國各地多出人才,發展地方民族工商業,搞活經濟,使國家富強。孫先生且要浦在廷將‘和’和‘德’二字牢記在心,像對待日常工作生活的‘民以食為天’中‘飲水’和‘吃飯’一樣重視,勉勵浦在廷再接再厲,使宣威火腿罐頭這一美食生產更上一層樓,使之更趨完美,這是孫中山先生對浦在廷寄予的殷切希望”。

耿國寶斷言這樣的理解是“淺顯的、想當然的說法,這種流傳貶低了孫中山題詞的意義”。他認真考證了“飲和”和“食德”的出處:“飲和”語本《莊子.則陽》:“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食德”語出《周易.訟》“六三,食舊德”。然後他根據權威字典、詞典對“飲和”“食德”的釋譯綜合後解釋道:“飲和食德”的意思是:“給人吃(喝)後感覺到自在、享受和樂,享受到先人的德澤”。耿國寶的文字到此是很雅的。接著他筆鋒一轉,寫道:“孫中山用這四個字來讚譽宣威火腿,把人們品嘗宣威火腿後的那種舒服爽口安逸的情態,惟妙惟肖的寫出來了”。這比支雲華等揣摸少點多點又高明到哪裡呢?他又進一步揣摸:“孫中山先生這一題詞還包含著對我們中華民族祖先無限敬仰之情。是的,當現在人們品嘗這一美食時,可以想一想我們的祖先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如何與大自然作鬥爭,是如何馴化包括豬在內的動物才有我們今天的美食佳肴,那么,你不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祖先的德澤嗎?”讀到這裡筆者不由得想到天主教徒就餐前的祈禱。唉,吃宣威火腿時要想這么多還能食出什麼味道?耿國寶也同意題詞還有層意思:“孫中山先生同這一贊語褒獎浦在廷,把浦開風氣之先把宣威火腿製成罐頭並推向國內外,振興民族工商業、支持革命的功績作了肯定”。

孫中山先生題“飲和食德” 孫中山先生題“飲和食德”

浦在廷早已作古,不能問了,浦在廷的親人是怎樣理解孫中山這一題詞的呢?毛毛(鄧榕)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介紹到她的外公浦在廷時寫道:“孫中山為了鼓勵浦在廷發展民族工業的成就,為浦在廷親筆題詞‘飲和食德’”。

筆者認為,支雲華的考釋,根據落款認定題詞是題給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而不是題給宣威火腿的,因此對題詞筆劃的多點少點很在意,而對宣威火腿不在意。耿國寶的釋義恰好相反,先認定“孫中山用這四個字來讚譽宣威火腿”,褒獎人則在其次,因此對題詞筆劃多點少點必須在意的卻偏偏不在意。其實詩不達怙,題詞何嘗不是?盡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求同存異,何必去論理解的淺顯高深。

眾口一辭的是孫中山的題詞使宣威火腿名聲大震,宣威火腿沾了名人效應的光,這是事實,但不是全部。就好比光打鐵人的身板硬而鐵不硬是打不出好鋼來一樣。據宣威人自己說,宣威火腿的醃製方法是祖先從江浙一帶遷徙時帶來的。中國三大名腿有:浙江金華的南腿、江蘇如皋的北腿、雲南宣威的雲腿。若從明洪武十五年南征後戍邊屯軍算起,宣威醃製火腿的歷史至少也有600多年了,而聲名鵲起首推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接著1923年在廣州全國各地名特產品賽會上獲優美獎章。倘若宣威火腿不香,孫中山先生是不會給經銷商、經銷公司隨便題詞的;倘若宣威火腿罐頭的經銷商不是浦在廷,能不能得到名垂天下的孫大元帥的題詞也難說。

浦在廷生於1870年卒於1950年,雲南省宣威市人,祖籍江蘇常熟。他有三子四女。長子經商;次子為黃埔軍校一期生、後經商;三子留學日本,192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後脫黨;四個女兒中,有三個即浦代英、浦石英、浦瓊英(即鄧小平夫人卓琳)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都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浦在廷生於書香門第,其父考取過清末鄉貢,後開學館授業,他雖14歲棄學經商,但家學敦厚。還是少年的他先跟著一個親戚趕馬幫做小生意,稍攢了些錢就自己買了幾匹馬,與人合夥組成馬幫遠涉東南亞,外銷的貨物中就有宣威火腿。走南闖北使浦在廷在開眼界,他看到宣威火腿運輸困難,外觀難看,食用不便,就想到把宣威火腿做成罐頭。於是與人合資,從香港買回一套設備,於1920年成立了宣和公司,宣和公司罹難倒閉後,浦在廷獨自另開辦了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公司製成的宣威火腿罐頭很快行銷國內並遠銷香港、澳門、新加坡、緬甸、越南、巴拿馬、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內外共設立公司分號達26個。浦在廷不但具有靈活的經濟頭腦,而且具有敏銳的政治頭腦。二十世紀初年,他關心國家大事,不但在經濟上大力支持護國運動、護法運動,而且投身軍界服務,支持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滇軍入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時,他隨軍任粵滇軍軍需總局及菸酒專賣局局長,孫大總統授予他少將軍銜,榮膺五等嘉禾勳章,並委任他為全國總商會會長。浦在廷既是中國最早的跨國火腿專營商、雲南著名的民族工業實業家,又是一位“急公好義”(護國運動元勛唐繼堯給浦在廷的題詞)資助國民革命之人,孫中山為他浦在廷的公司題詞喝彩助威便不難,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能得到孫中山題詞,既靠其物也靠其人,這才公允。

作為後人,我們能從孫中山先生的題詞得到些什麼啟示呢?啟示多多,筆都認為最首要的是要學習浦在廷先生的首創精神並為今用。浦在廷“開風氣之先”,把火腿製成罐頭,靠包裝拓寬了銷路,實現了宣威火腿生產的第一次飛躍,帶動了當地其它民族工業的發展。近些年來,宣威在改善宣威火腿包裝和整支外觀及改良醃製工藝上下了很多功夫,從20世紀80年代起連獲國家舉辦的展覽會金獎、銀獎,火腿生產形成第二次飛躍,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

但是,在食品相當豐富、保鮮手段相當普及的今天,人們不喜食醃製食品已是不爭的事實。未雨綢繆,是到考慮宣威火腿生產發展後勁問題的時候了。宣威火腿為什麼香?宣威人總結了有氣候和醃製方法,飼料和豬肉品質等因素,其中豬肉品質良好當居首位。因此宣威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名牌優勢和豬肉品質優勢,打破單一生產傳統火腿的格局,生產肉類食品系列,進而帶動生豬生產、薯類生產等。如增加生產宣威午餐肉火腿腸、火腿粽子、火腿餅,豬肉鬆等方便食品,並且實行集團化生產和規範化經營,那么,宣威火腿、宣威豬肉食品生產必將實現第三次更大的飛躍。

這些小建議僅是拋磚引玉,為孫中山先生“飲和食德”題詞添全點、橫、捺要靠咱們後人共同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