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保羅·羅伯茨新著《食品恐慌》的出版恰逢全球糧食和油料價格暴漲、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之際。本書的英文原版題目The End of Food雖然讀起來有些聳人聽聞,但書中揭示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現象。作者在深入考察多個國家的食品生產體系的基礎上,憑藉廣博的知識,從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角度綜合剖析了食品體系的歷史演變過程和當前面臨的困境,寫出了一本給人以深刻啟迪的著作。作者提出了目前這種看似成功的食品體系是否面臨崩潰的風險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無疑會影響到世界和中國食品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
編輯推薦
我們還敢吃嗎?食品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一次次衝擊著我們緊繃的神經。本書深入探究了我們食品生產中的薄弱環節、重大漏洞、嚴重危機,以及三聚氰胺,蘇丹紅等食品毒素之所以出現的根源性因素。
本書作者預測下一次重大疫情的中心很可能出現在亞洲,我們該如何應對?中國食品問題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我們的食品出了什麼問題?如此成功的食品體系怎么會出現過度擴張的問題?這一體系離徹底崩潰還有多遠?在崩潰之前,我們是否還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可以恢復這一體系的平衡?
儘管食品體系像其他經濟部門一樣得到了發展,但食品本身並不是一種經濟現象。食品生產可以遵循供求這個總的經濟法則,也實實在在創造了就業機會,帶來利潤,但其最根本的產品——我們吃的東西——與現代產業模式則是截然不同的。
食品經濟遠非遭遇發展極限的唯一領域,所有的部門的發展都受到了各種限制因素和外部成本的制約。而食品體系當前所面臨的許多風險,都屬於現行的大經濟體系風險的範疇。但是由於一些原因,食品經濟的危機可能問題更大。
現代食品供給體系已經變得太複雜,供應鏈的各個環節與最終服務對象已經大大脫節,現代食品供給體系實行有效監管都已經超出了許多國家政府目前的管理能力,因而問題不再是食品安全風險會否發生,而是何時、以何種形式及在多大範圍發生……乳業長時間、大範圍地使用三聚氰胺竟然未引起質檢部門的關注和醫療部門的警覺,就是一個系統性失敗的典型例子……《食品恐慌》一書的最大價值就是促使我們認真吸取現代食品供給體系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而探討我國農業和食品生產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田維明
內容簡介
作者在這部深入探討全球食品問題的書中發人深省地指出:“幾十年來,人們聽到的都是‘我們的食品體系是最完善的’這樣的說法,如今的情形仿佛是帷幕被拉開,我們得以瞥見食品體系背後的‘陰暗構造’。近來,全球出現的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仿佛都說明了食品監管機構的無能和不可靠,而調查員、政策制定者及產業管理人員儘管承認此類事件確有發生,他們的話卻總是模稜兩可,這更加深了公眾的印象——這些大型食品公司和權力機構承認,現代的食品體系存在問題,而他們,包括所有人在內,對此卻無能為力……”
作者指出,本書的核心就是想提醒讀者,今天食品行業很多合乎標準的做法——降低成本、擴大生產規模、拓寬市場——卻為食品生產帶來了很多不良後果。簡言之,書中討論的就是需求和實際供應之間不斷升級的矛盾,同時指出糧食作為一種經濟命題和一種生物學現象,兩種角色之間的鴻溝就是今天我們要應對的最大挑戰。
食品問題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但面對食品安全、食品衛生、食品疾病,我們很難再如此平靜了。當我們不知道還敢吃什麼的時候,對食品的恐慌就會“莫名其妙”地襲來,而當我們看清了隱藏在食品生產背後的紛亂場景時,或許我們還會稍許平靜些,也或許我們能為未來健康的食品體系做點什麼……
本書堪稱綜合闡述全球食品問題的經典之作,不論是研究全球食品問題、食品體系的專家,還是對全球食品危機、食品安全、食品衛生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大受裨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對亞洲和中國食品問題的分析客觀、深入,有助於讀者透過當前紛亂的食品危機了解其根源性的因素。
作者簡介
保羅·羅伯茨,是《石油恐慌》一書的作者,該書曾榮獲2005年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圖書獎(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他還為多家出版物撰寫資源經濟學和資源政治學方面的文章,包括《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哈潑斯》雜誌以及《滾石》等等;並且經常就商業和環境等問題作報告。
目錄
專家推薦
序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為什麼食品增加還會飢餓?
第2章 終於可以不再飢餓了
第3章 零售業與生產者的較量
第4章 肥胖:食品經濟的另一面
第二部分
第5章 世界糧食體系和糧食貿易
第6章 為什麼還是飢餓?
第7章 我們還敢吃嗎?
第8章 食品生產的未來
第三部分
第9章 尋找“萬能解藥”——路在何方
第10章 食品戰爭
結語 全新的食品體系
致謝
書摘插圖
第一部分
第1章 為什麼食品增加還會飢餓?
20世紀40年代末,在紐約橘都附近的哈得孫河上垂釣的人注意到,他們所釣到的鱒魚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這種魚一年比一年大。漁民很少會對大魚有所抱怨,但是由於他們所懷疑的這些大魚是從萊德利實驗室(Lederle Laboratories)下游釣上來的,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些鱒魚長得這么大不是純粹的自然現象。最終,那些和這些大魚有關的傳聞傳到了萊德利實驗室高級管理層那裡,也激起了托馬斯·朱克斯的好奇心,他是一位傑出的生物物理學家,同時還是維生素營養學這一新領域的專家。朱克斯決定就此事進行調查。他知道萊德利將工廠廢料大量排放到哈得孫河附近,他也知道這種廢料是該公司用來製造其暢銷的新四環類抗生素的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殘渣。朱克斯猜測,這些殘渣浸入河裡,又被魚吃掉了,而殘渣中盼某種東西——朱克斯稱之為“新的生長因素”——使這些魚越來越大。
最初的時候,朱克斯懷疑這種因素可能是維生素B,這是一種新確定的營養元素,據說可以促進實驗室動物的生長。這種維生素是發酵作用的副產品,因此極有可能存在於殘渣當中。但是,當朱克斯和一個名叫羅伯特·斯托克泰德的同事檢驗這種殘渣時,他們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這一發現甚至改變了世界:儘管維生素B確確實實出現了,但是“新的生長因素”並不是這種維生素,而是四環素本身。把四環素和(粗磨)玉米粉混合在一起餵小雞,這種琥珀色的抗生素即便是很小的劑量也會使其生長速度前所未有地提高25%。
朱克斯並不確定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他推測,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四環素對圈養的農場動物中常見的腸道疾病具有治療作用,於是,通常由雞的免疫系統所消耗的熱量都用來生成更大塊的肌肉和骨骼了。另外一些研究者很快便證實,低劑量的四環素可以使火雞、牛和豬的個頭比原來大一半,後來的研究表明,抗生素可以使牛多產奶,使豬的生產次數、(每窩)產崽量和所產的幼崽重量都有所增加。這一發現在1950年被公之於眾;朱克斯所說的“新的生長因素”是人們有史以來看到的最有可能緩解肉類供應問題的東西,當時人們對飽受戰亂的歐洲和剛剛起步的亞洲的食品供應的關注程度日益加深,而“新的生長因素”這種提法堪稱頗受歡迎的發現了。正如《紐約時報》所指出的,四環素所具有的那種“迄今為止最值得肯定的營養動力”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使人類能夠在一個資源不斷減少、人口不斷擴張的世界上繼續生存。”
朱克斯的發現無疑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儘管其與《紐約時報》所預想的方式不甚相同。20世紀中期,全球食品體系正處於大規模改革的陣痛期。即便在最貧困的國家,沿用上千年的農耕和加工方法也已經由新的農業生產模式所替代,這一新模式所產生的卡路里可能比上一代人採用的模式所產生的卡路里多得多——這種情形看來會使始終困擾人類的“大繁榮一大蕭條”循環有個終結。但是這場偉大的革命還沒有結束。由於我們在穀物和其他作物的產業化進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們的牛、豬、雞及其他畜禽的生長都違背了大規模生產的要求。到20世紀早期為止,肉類——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當然也是我們渴求的食物——仍然十分短缺,因此亞洲、歐洲甚至是美國一些地方人口的生理和智力都發育不足,到二戰結束時,專家就預言會有全球性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