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
ISBN:9787802154919
定價:29.00元
![](/img/1/686/nBnauM3XyMzN2kDN4MTM4cDOzMTM0UjN5IDMwADMwAjM2EzLz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出版社:中國工商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1月
版次:2012年第1版
開本:16開
字數:268千字
頁數:227
內容簡介
如何才能保證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是安全的呢?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具備辨別假食物的能力,掌握鑑別有害食物的方法,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才能遠離危險食物,擁有安全、健康的飲食。本書通過一個個生活小故事,介紹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識和安全飲食的生活經驗、技能,既有一定的科學性,又有閱讀的趣味性,是一本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食品安全科普讀物,也是一本不錯的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手冊。
作者簡介
楊文忠,資深圖書策劃人,現就職於希望文化創意工作室,曾主編或參編出版了不少圖書精品。如《品茶有道》、《戀戀咖啡》、《溫情濃湯》、《葡萄美酒》、《懶人美食妙方》、《愛上粗糧》、《愛上多姿多彩的食物》、《懶人運動不流汗》、《懶人輕鬆瘦身》等。
圖書目錄
Part 1 食品安全基本知識
什麼是食品安全? /
什麼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
食品添加劑是什麼東西? /
哪些食品添加劑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
常見的有害非食品添加劑有哪些? /
防腐劑對人體有危害嗎? /
漂白劑在食品加工中有什麼作用? /
食用色素的作用是什麼? /
如何儘量避免攝入塑化劑? /
購買食品,先看懂食品標籤 /
看標籤挑選健康食品 /
保健品與藥品的區別 /
購買保健品應該注意什麼? /
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不是一回事? /
食品中毒如何預防以及急救措施? /
食品安全的常見問題 /
消費中食品安全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
危害兒童食品安全的“元兇” /
Part 2 如何辨別假食物?
真假香椿,誰真誰假 /
白菜心冒充娃娃菜,教你還原廬山真面目 /
以假亂真的“洋水果” /
豆腐為什麼沒有豆香味? /
能讓你上吐下瀉的“紅薯”粉條 /
真是無所不能,雞蛋也可以人造了 /
驚!紅心鴨蛋里有蘇丹紅 /
飯店裡的鴨血藏貓膩 /
瞬間豬肉變牛肉,不再是神話 /
你今天有沒有被羊肉“涮”了? /
有25元一斤的魚翅嗎? /
烤魚片“賣相”好不一定真好 /
這樣的火鍋底料你敢用嗎? /
收頭髮做醬油不是傳說 /
變了味的老陳醋 /
“花椒”上了色,舊貌換新顏 /
酷似真大料的莽草 /
黑米咋能泡出“墨汁”來? /
一杯要命的“酒” /
蜂蜜賣出白糖價,可能嗎? /
艷麗的藕粉為何無香味? /
最偉大的發明,皮鞋可以煉奶 /
讓假阿膠無處藏身 /
真假人參騙你沒商量 /
如何辨別名貴滋補品? /
Part 3 如何防範有害食物?
偽裝的營養食物大揭秘 /
常見的垃圾食品有哪些? /
速凍食品少吃為妙 /
麵粉淡黃色才安全 /
愛說謊的大米 /
毒桶烤出“美味”紅薯 /
洗衣粉發粗油條不是笑話 /
麵包里的健康陷阱 /
水果“化妝”為哪般? /
教你挑選自然熟的水果 /
有蟲眼的蔬菜並不安全 /
如何選擇安全蔬菜? /
哪些蔬菜不能買? /
腐竹用“吊白塊”泡澡 /
豆芽“白胖水靈”是改良還是美容? /
銀耳也用上了“美白霜” /
竹筍保鮮的“秘方” /
顏色鮮艷的黃花菜,好看不中用 /
鮮翠的海帶包藏禍心 /
美麗的生薑背後有秘密 /
有了這招,讓你天天吃新鮮雞蛋 /
吃松花蛋也會中毒 /
一眼識破摻假的食用油 /
辨別橄欖油的真偽 /
驚!食糖里也有“吊白塊” /
教你識別注水肉 /
當心,別把病、死豬肉端上桌 /
如何識別母豬肉? /
瘦肉精餵出“健美豬” /
火腿腸里藏貓膩 /
毒死的魚、患病的魚什麼樣 /
“嗑藥”豈止多寶魚 /
喝上純果汁有多難? /
茶葉“增色”有多毒? /
植物蛋白飲料該怎么選? /
飲料瓶里潛藏的危險 /
Part 4 食用不當食物也能危害健康
小小扁豆竟然讓人上吐下瀉 /
一顆發芽馬鈴薯的威力有多大? /
食用鮮蠶豆需小心 /
蘑菇好吃須慎選 /
需要焯水的蔬菜 /
醃菜好吃,慎防中毒 /
應當去皮吃的果蔬 /
夏季不宜多吃的水果 /
美味的河豚,想說愛你不容易 /
“活魚活吃”並非科學 /
死螃蟹有毒,吃不得 /
魚禽畜哪個部位不能吃? /
讓人防不勝防的海鮮中毒 /
魚的不正確吃法會導致疾病 /
常食腊味危害多 /
動物內臟吃多了沒好處 /
這些堅果你吃對了嗎? /
過量食用白果當心中毒 /
生吃杏仁易中毒 /
月餅的偽健康真相 /
“假沸”的豆漿害人不淺 /
如何煮出健康安全的速食麵? /
存放熟食時別裹保鮮膜 /
食物儲存不當也讓人中毒 /
不宜放入冰櫃里的食物 /
不正確的用油習慣危害健康 /
味素使用不當,損害的不僅是美味 /
做菜時放調味品的時間順序 /
當心食物食用不當會染病 /
食物搭配不當,美味變毒藥 /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
品書試讀
教你識別注水肉
一天去菜市場,走過肉攤時,聽到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拉著他的媽媽問道:“媽媽,天氣熱了,肉肉也出汗嗎?你看,這有一塊愛出汗的肉。”順著小男孩指的方向,我看見一個小商販正在不停的用抹布擦拭櫃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水從肉里流出來。憑著多年的經驗,我斷定這一定是注水肉,可惡的黑心商販!
可能大家對商販的這種行為已經司空見慣了,覺得注水肉無非就是在分量上吃了虧,少吃幾兩肉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這樣想,就錯了。注水肉少的可不只是分量。活豬大量注水後,肌體處於窒息和自身中毒狀態,大量水分進入腸胃後,使胃腸道內的食物會腐敗,然後分解產生氨、胺、甲酚、硫化氫等有毒物質。
這些有毒物質遍布豬的全身肌肉。若吃進這樣的豬肉,肯定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再加上注水設備污染嚴重,細菌含量高,導致豬肉的二次污染,易腐敗變質。
更可惡的是,有些黑心商販注入的水並非乾淨水,除污水、泔水外,還加入洗衣粉等,致使重金屬、農殘等有毒、有害物質、各種寄生蟲、致病菌等帶入豬體。人長期食用將發生蓄積性中毒,導致致癌、致突變、甚至引發疫病流行。
因此,大家一定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辨別真假食物,識破注水肉,戳穿黑心商販的陰謀,除了剛才我提到的觀察小商販的動作外,還有以下幾招,大家不妨試試。
第一招:準備“試紙”
這裡的“試紙”就是普通的紙巾,買肉的時候,消費者不妨用紙巾在肉上擦拭一下,如果紙巾上沾滿了油,則說明這塊肉沒有注水,但如果紙巾立刻濕了,則說明這塊肉是注水肉,而且濕得越快,說明注入的水越多。
第二招:看顏色
正常的肉顏色是鮮紅的,如果肉注了水,肉的顏色就不會那么鮮紅了,會發白,血絲和褶皺也比較少,看起來比較乾淨。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商販在切肉的時候,細心的人會發現,水會從刀口處流出來。
第三招:用手摸
在買肉之前,摸一下肉是否有彈性,摸上去有沒有黏性,如果沒有彈性,也沒有黏性,則說明此肉為注水肉。
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使灌進的水在肉中能保持長久,一些商販把明膠、工業塗料等注入肉中。這樣的肉能存更多的水,且肉里的水、膠都不容易流出來。注膠肉會把肉本身的細菌帶入人體,比單純注水肉還害人,並且在辨別上更加困難,注膠肉從外觀上看肉色鮮紅或粉紅,摸著發粘,吃起來口感極差。
通常情況下,注水肉會出現在管理不嚴的社區早市或晚市,正規超市一般不會出現注水肉,所以,消費者如果無法識別注水肉,最好到超市中去購買較為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