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亦

食亦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以多食而消瘦為臨床特點。主要病機是由膽胃燥熱所致。主要表現有:吃的多,容易飢餓,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大便乾燥。治療以養胃陰,清燥熱為主。

食亦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
《素問·氣厥論》云:“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王冰註:“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亦,易也。”
吳昆《素問吳注》云:“謂之食亦者,雖食而亦瘦也。”
張介賓《類經·十五卷·疾病類四十六》註:“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之氣上行也,故善於消谷。陽明主肌肉而熱燥之,則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
食亦,中醫病名.以多食而消瘦為臨床特點.他的病因有以下三點:
1 飲食不節或過食肥甘,或飲酒無度,蘊熱化燥.
2 情志失調:惱怒憂愁,精神刺激,化火傷津.
3 勞欲過度:房事不節,損耗陰津.
主要病機是由膽胃燥熱所致."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說:"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人,謂之食亦."
主要表現有:吃的多,容易飢餓,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大便乾燥.
治療以養胃陰,清燥熱為主.
處方舉例:
1 葛根120克 黃米100克 將黃米浸泡半天再與葛根一起熬粥,分兩次吃下.
2 生地20克 水煎分兩次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