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英公園

飛英公園

飛英公園位於湖州市區東北隅,匯聚湖州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飛英塔命名,是湖州名勝中新湧現的一朵奇葩。

基本信息

飛英公園飛英公園
飛英公園位於湖州市區東北隅,始建於1996年,1997年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公園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飛英塔命名,占地面積近3公頃,耗資達3400萬元。園內除了國家級文保單位飛英塔之外,還匯集了湖州城歷代遺留下來的珍貴古蹟,其中有唐代湖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編撰《韻海鏡源》的韻海樓;始建於北宋的墨妙亭;寫有“飛英塔”出處的牌樓;有當年蘇東坡、張先、陳舜俞、楊繪、李常、劉述等文人達官談詩品茗的六客堂;還有與吳興地名有關的西亭、霅溪館等,是湖州名勝中新湧現的一朵奇葩。
飛英公園正門是三列式重檐翹角的赭紅色大門,門額由全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進門迎面巨大的岩屏上鐫有“飛英攬勝”4個大字,以此為起點,中軸線上最大的景點是新建宋式規制的飛英堂、飛英塔。左側有韻海樓,系紀念當時任湖州刺史的顏真卿在郡編著大型字書《韻海鏡源》而建。墨妙亭,始建於宋熙寧五年(1072年),當時任湖州太守的孫覺蒐集境內自漢唐以來古碑遺刻建亭以存之,他的摯友蘇軾為此寫了《墨妙亭記》。今亭內陳列元、明、清三代碑刻13方,其中的元至正六年(1346年)趙雍(趙孟潁之子)所書的《湖州路重修府治記》最為珍貴。右側有“溪館待月”一景。南朝梁代太守殷琛曾置白館,原系東晉名相謝安故宅,唐刺史顏真卿改名溪館。飛英塔西側有“六客醉秋”一景。湖州六客堂始建於北宋治平、熙寧年間,因曾分別有6位文人聚於府署後園而名,其間大詩人蘇東坡兩度與會,遂成文壇佳話。至南宋,詩人王十朋為湖州太守,曾有長詩歌詠此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