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衛星攜帶多光譜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儀,它有五個通道,用於獲取晝夜可見光、紅外雲圖,冰雪覆蓋、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溫度等。衛星資料傳送方式有:甚高解析度傳輸 (HRPT),低解析度圖象傳送(APT)和延遲圖象傳輸(DPT)。首顆 FY-1A衛星入軌後獲取了大量高質量雲圖資料。由於姿態失控,衛星工作了39天;FY- 1B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比FY─1A有明顯改善,但系統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
風雲一號
衛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其主要任務是獲取國內外大氣、雲、陸地、海洋資料,進行有關數據收集,用於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災害和全球環境監測等。1990年9月3日風雲一號B星成功發射入軌,其性能明顯改善,地面收到的可見光雲圖質量比第一顆氣象衛星清晰,紅外雲圖與當時國際先進的同類衛星相當。
1999年5月10日、2002年5月15日成功發射了兩顆風雲一號業務衛星(C/D星)。衛星性能有較大改進,增加了探測通道,提高的探測精度,為更精確的中長期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提供必要的基本資料,並可在災害監測、環境遙感中發揮巨大作用。風雲一號C星在軌運行的穩定性和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得到廣泛認可,世界氣象組織於2000年8月正式將風雲一號C星列入世界業務極軌氣象衛星的行列。這是中國第一顆列入世界氣象業務套用系列,為世界各國免費提供氣象資料的衛星。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區多個國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風雲1C、1D星的數據接收系統和相應的數據處理與套用系統,風雲一號衛星數據成為全球災害監測和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數據之一。
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