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歸舟圖[南宋蘇顯祖畫作]

風雨歸舟圖[南宋蘇顯祖畫作]

《風雨歸舟圖》是南宋畫家蘇顯祖創作的一幅山水畫。 該畫描繪近處巨崗高樹,中部為廣漠的江河,並置沙渚、坡岸、板橋、行舟、人物等,遠處山巒聳峙,景色具有江南水鄉山崇水闊的特點。

作品介紹

展開《風雨歸舟圖》畫卷,只見煙雲莽莽,雨氣濛濛,遠山鬱郁森森,如巨斧劈皴;近水波紋漣漣,似細羽輕搖。河中梢公披蓑撐篙逆流行舟,橋上鄉人荷傘頂風急步斷魂,神態生動。兩岸泥石樹叢,錯落有致,互相呼應。畫右上方,明代四大家之首的沈周題七律一首:“小橋槐木映沙陂,可似幽人北臥帷。領略風雨詩思好,規摹粉本墨痕遲。興成揮汗涼生肘,吟罷披襟月入池。何時借我西窗榻,相對寒燈訂後期。”右下角署“蘇顯祖”隸書款。

經著名書畫鑑定家、遼寧博物館名譽館長楊仁愷先生等專家鑑定,認為此畫是南宋真跡,且為蘇顯祖作品存世孤品。楊仁愷認為:“南宋蘇顯祖《風雨歸舟圖》,誠少見之真跡,惟此公傳世作品尚屬初見,殊可珍矣。”楊臣彬、鍾映蘭、單國霖、單國強諸書畫鑑定專家觀畫後均甚為驚嘆,欣然提筆為該畫題跋作詩,大加讚賞。著名書畫家、鑑賞家陳佩秋對此圖筆墨之精妙、保存之完好也讚嘆不已。

作品欣賞

該畫筆墨洗鍊,畫風大度,古樸清雅,細微之處刻畫乾淨利落,展卷之際,頓覺一股清雅之氣撲面而來。整幅畫面表現的是莽莽雨色中的遠山、披蓑的艄公、小橋上撐傘迎著風雨的鄉人,一派江南水鄉煙雨濛濛的景象。整幅畫的布局似全景而非全景,達到了白石老人所說的“界乎似於不似之間”的境界。

該畫作作者去繁求簡,在近山淺渚近陂叢木之間用大片雨勢、煙水加以銜接,虛實相生、錯落有致。畫石分幾個大面,用大斧劈皴側峰直皴,山石稜角鋒銳,勁峭雄秀。前景叢樹樹幹瘦如鐵,筆法豪放而謹嚴,變化多而融合,樹幹筆法亦如山石,枝梢轉折延伸,饒有韻味。中段畫小橋及荷傘行於風雨中的鄉人,煙雨迷濛。近景為坡腳樹叢下急行的篷船,人物與山水相交相融。特別是舟上披蓑戴笠的艄公撐竹篙,風生水起,波紋漣漣,與橋上撐傘頂風而行的行人相互呼應,襯托風驟雨急之勢,人物雖小,動作神態生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圖繪景色具有江南水鄉山崇水闊的特點。畫面又著意表現出風雨急驟時的特殊景致,圖中樹木的枝葉在狂風中搖曳,板橋上的行人撐傘頂風冒雨艱難前行,河中小舟上的梢公費力地撐篙破浪行駛,形態都表現得十分生動。這類風雨山水的題材在南宋繪畫中較為多見。

細觀《風雨歸舟圖》的圖式,整個畫面把江南風雨景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美奐絕倫。此圖結構遠山近坡,中間江面寬闊,遠處只畫幾座山巒,已改變了北宋山嶺高峻重疊、樹木茂密層深、景物豐盈繁複的布局,而趨向於簡疏空闊,與馬遠的《踏歌圖》等的結構方式相類似,有邊角之景的特點。而圖式從繁密向簡疏的轉變是南宋畫院畫家改革北宋畫風的重要方面,從圖式的布局來看,此圖屬南宋風格無疑。

該圖之筆墨技法總體風格為剛健酣暢。畫面的雨柱是用大斧劈皴,劈染而成,氣勢非凡,山巒和岩石的勾斫筆力粗重渾厚,並施以長短斧劈皴,筆力堅勁,皴後加大塊水墨渲染,形成石體峻厚的形態,遠山更是邊皴邊染,皴染相融,坡岸和水渚用水墨拖染,墨色有濃淡虛實變化,營造出雨霧迷朦的遼闊空間感。

該圖撐傘頂風冒雨之人物和奮力撐舟的披蓑梢公,線條剛勁利落,簡潔冼練,著力感極強,神態生動逼真,惟妙惟肖,與畫面的風雨山水之景象相交相融。本圖的水波是用鐵線畫成,顯得十分剛勁,與畫面的氣勢相當融合。大斧劈皴的雨柱、顯露圭角的山石和樹幹,鐵線人物與水波,在這風雨交融的畫面上顯得尤為得體、貼切,增強了此畫的整體力感,氣韻亦十分野逸。這點充分證明蘇顯祖有其個性筆觸及風格特點,也可看出蘇顯祖確實是南宋時期繪畫水平極高的宮廷畫家。

《風雨歸舟圖》為我們展示了蘇顯祖繪畫的風格面貌,反映出他在南宋繪畫潮流中所作出的獨特貢獻和取得的藝術成就,對南宋繪畫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畫家通過風雨歸舟的主題來頌揚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中華民族意志。它不僅是南宋難得留有名款的畫家蘇顯祖之傳世孤品,更是一件體現時代精神、寓意深刻的佳作。

作者簡介

蘇顯祖,嘉定(寧宗朝,1208—1224年)待詔,錢塘(今杭州)人,俱工山水、人物。且與馬遠同時,筆法亦相類,但稍弱耳,俗呼其畫為‘沒興馬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