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4-5米,樹皮有深刻裂紋,莖幹枝條輕軟纖細紋路清晰;
葉對生,紙質有疏鋸齒,掌狀複葉,柄長,小葉4-5枚,五葉輪生,卵狀橢圓形,全緣或疏齒緣,全葉被褐色細茸毛,先端尖,葉面粗糙;
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萼筒管狀,不規則開裂,花冠金黃色,漏斗形,長2.5-8厘米,也像風鈴狀,五裂,花緣皺曲,但為兩側對稱花,甜香,雄蕊4枚,二強,不突出;子房二室;
果實為蓇葖果,長條形向下開裂,長18-25厘米,有許多絨毛以利種子散播,種子具翅;先花後葉,春季約3-4月間開花,花期較短,約10-15天。
地理分布
原產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前自南美巴拉圭引進中國。
生長習性
黃花風鈴木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3-30℃,最低溫度5℃,在中國僅適合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如廣東普寧市花卉苗木主產區: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位於東經115°-116°,北緯23°-23.5°之間,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具有明顯的乾濕季節,水質清潔無污染,有山坑水、榕江水、洪陽河等河流,是苗木灌溉的優質水源;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是種植黃花風鈴木的理想土壤條件,適宜黃花風鈴木的生長發育。
繁殖方法
黃花風鈴木在中國僅適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可用播種、扦插或高壓法繁殖,但以播種為主,春、秋為適期。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土壤或砂質土壤最佳。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3-30℃。
栽培技術
溫度環境
黃花風鈴木生長適溫23-30℃,不耐寒,在我國僅適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在苗期也要求較強的光照,特別是在溫室環境進行播種育苗時,極易因為光照和通風不足造成小苗長勢弱並發生猝倒病。因此在種子發芽、真葉展開後,要保證生長環境的遮光率不超過50%,同時保持足夠的通風。
土壤施肥
培育大苗的圃地應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澆灌與排水良好的地方,做好規劃和整理好排灌水的溝渠,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種植時每穴下250克的複合肥或1千克的有機肥作基肥,基肥應與泥土充公攪拌後再種苗。種苗時,要去掉育苗袋,種穩壓實。
植株綑紮
黃花風鈴木苗期生長快,主幹柔軟,容易倒伏並易產生萌芽,自然株型往往不佳。為得到直立挺拔的株型,應在種植後從苗高30-50厘米時就在苗的旁邊豎立高約2米支撐竹子引導植株直立生長,苗每長高50厘米綑紮一次。
修剪整形
黃花風鈴木生長期間定期進行修剪整形,剪去低矮的分生側枝,冬季落葉後應統一進行一次修枝整形,剪去病枝、枯死枝和低矮處分生的偶側 枝,才保持主幹生長通直。當主幹長高1.8-2米時,保留頂上的枝條形成樹冠,經過3-4年的大田培育,在植株高達3米以上,徑粗4-6厘米時可出圃綠化。
病蟲防治
黃花風鈴木常有咖啡皺胸天牛為害,每年對腰果樹普查3次,發現被害樹時當即用利刀剖開被害樹的樹皮,取出其中天牛幼蟲。待傷口乾燥後,培土促進不定根生長,以利植株恢復生長勢。發現蟲害時可用注射針筒將農藥注入隧道中,殺死幼蟲。
在每年春季新葉剛萌發時,黃花風鈴木容易受到葉斑病等侵害。葉斑病防治,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粉劑800倍+黃葉一噴綠每包15克加水15-20千克,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黃葉一噴綠每包15克加水15-20千克,交替噴施防治;蟲害可使用菊酯類農藥防治,如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交替噴施防治,每7-10d噴藥1次,連噴3-4次即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價值
黃花風鈴木四季變化明顯,春華、夏實、秋綠、冬枯,賦予季節以色彩。春天風鈴狀黃花花團錦簇,是春天來臨時的指標花卉;夏天萌生的嫩芽滿枝椏,接著是翅果紛飛;秋天枝葉繁茂,蔥蔥鬱郁的綠色;冬天枝枯葉落,滿是滄桑。
黃花風鈴木花經3年培育,出圃套用於園林、庭院等綠化。黃花風鈴木花色和樹形優美,是花卉苗木觀賞樹種中的上品。可在園林、庭院、公路、風景區的草坪、水塘邊作庇蔭樹或行道樹,適宜單獨種植或並列種植觀賞。黃花風鈴木樹形美觀、花色艷麗,生長快,適應性強,是優秀的園林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