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任(德成)門《三國》”第二代傳人顧玉田之子。他學書較晚,學成時已過而立之年。初出道,泰州南門書場聘他做年檔。正月初一首次登台,聽眾濟濟一堂,翹首以待。誰知顧坐在台上只顧喝茶,連喝三壺,久久不發一言。後來竟流下眼淚。書場老闆見狀,知道他是怵場,只得向聽眾打招呼,謊稱“先生腹痛”,茶金免收,請回。聽眾鬨笑而散。書場老闆不但沒有責怪他,還約他明年再來。次年,顧登台後依然如故。再約,亦復如初。於是顧朝楨“三哭南門”便傳為笑談。顧羞愧難當,但並不氣餒。歸家思忖,悟出緣由:多年學藝皆面對室中牆壁,除家人及親友外,無一陌生聽客;其父又是瞽目,授藝只重口述。空室說書,日久成習。加之本性膽怯,故一旦登台,面對昂首直視的聽眾,便不知所措。於是約請左鄰右舍到他家聽他說書,如置身書場聽眾之中。磨練數月,終於打消顧慮,書藝亦有長進。第四年復至南門書場,一說書界稱此技為“水底悶葫蘆”。顧朝楨清末民初在世,藝術活動多在蘇中里下河一帶,鹽城伍佑、江南丹陽兩地聽眾對他尤為崇拜,每到一處說書必門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