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

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

(二)橫和橫的變化 (一)獨體字的變化 (二)合體字的變化

圖書信息

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
作 者:王曉斌
叢 書 名:經典法帖臨摹與創作叢書
出 版 社:西泠印社
ISBN:9787805175096
出版時間:2001-01-01
版 次:1
頁 數:46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麻姑山仙壇記》書法端嚴雄秀,為顏真卿楷書的代表作之一。其字橫輕豎重,字形相向,用筆易方為圓,以轉代折,筆姿輕妙。宋歐陽修《集古錄》謂:“此記遒峻緊結,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愈看愈佳。”原碑久佚,在明代為雷火所毀,故拓本稀少。翻刻甚多,皆失真。

作者簡介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陝西西安人,開元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唐大曆三年(768年)年近花甲的顏真卿赴任撫州剌史,他多次登游麻姑山,對這裡優美而神秘的色彩感觸良多。大曆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遊覽仙壇。是時,書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記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經家裡相會場的神話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鄧紫陽奏立麻姑廟經過的楷書字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簡稱《麻姑山仙壇記》)。全文九百餘字,筆力剛健渾厚,開闊雄壯,布局充實,大氣磅礴,被歷代書家譽之為“天下第一楷書”。

媒體評論

出版說明
朱妙根
書法是我國傳統的藝術瑰寶。歷代曾湧現過不少書法名家,他們留下了不少精品,成為後世臨摹的法帖。近年來,書法藝術隨著素質教育的加強,深受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所喜愛。他們在學習和書寫過程中,很想從傳統的書法藝術中汲取養料,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又想能儘快掌握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這是當今書法教育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為了滿足廣大書法愛好者和書寫者的這一要求,我社特編輯出版這套《經典法帖·臨摹與創作叢書》,分別為《工羲之蘭亭序臨摹與創作》《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臨摹與創作》《米芾苕溪詩帖、蜀素帖臨摹與創作》《智永真書千字文臨摹與創作》《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臨摹與創作》《孫過庭書譜臨摹與創作》等。
本套叢書分臨摹及集字創作作品兩大部分,臨摹部分以範字為分析對象,著重講解筆法與結構,使之能完整地學習法帖的真髓,掌握學書的最基本的本領。集字創作作品部分,則以唐宋詩文,歷代名聯佳句,且以條幅、橫披、對聯、扇面等多種形式加以示範,目的是供學習者作創作參考,儘快掌握書法藝術的創作本領。這是前人未做過的工作,相信學習者通過系統地學習,從中既可以鞏固所學碑帖的筆法結體,又可領略詩詞聯句的優美意境,不但能提高學習書法的興趣,而且寓學于樂,陶冶情操,儘快完成書法創作的過程。
2001年1月

目錄

第一章 顏真卿及《麻姑山仙壇記》簡介
(一)顏真卿生平簡介
(二)顏真卿書法的師承及其成就
(三)《麻姑山仙壇記》及其藝術特色
第二章 基本筆畫筆法歸類分析
(一)點和點的變化
(二)橫和橫的變化
(三)豎和豎的變化
(四)撇和撇的變化
(五)捺和捺的變化
(六)鉤和鉤的變化
(七)折和折的變化
(八)挑和挑的變化
第三章 偏旁部首歸類分析
(一)字頭的歸類
(二)字底的歸類
(三)左偏旁的歸類
(四)右偏旁的歸類
第四章 結構歸類分析
(一)獨體字的變化
(二)合體字的變化
第五章 集字聯句創作欣賞
第六章 同字異形選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