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顏浩,1975年生於湖南,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問學者(2008年),美國柯蓋特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2000年)。出版專著《民國元年:歷史與文學中的日常生活》、《北京的輿論環境與文人團體:1920-1928》,主編《新文藝和文學遺產》、《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導讀》等,發表各類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近年來主要關注中國近現代文學思潮、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與婦女生活、中國近現代文化史與日常生活史等多個研究領域。
主要學術成果
專著
1, 《北京的輿論環境與文人團體:1920-192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2, 《民國元年:歷史與文學中的日常生活》,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編著與合著
1.《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與人合著),廣州出版社,1999年5月。
2.《新文藝和文學遺產——聞一多演講集考釋》,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6月。
3.《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導讀》(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代表性論文
1.《“一顆沒有雰圍的星星”——論穆時英小說的精神走勢》,《長沙電力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12卷第4期。本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8年第1期摘引。
2.《衝突與沉淪——論周作人的憂患意識》,《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1期。本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7期全文轉載。
3.《<語絲>時期的苦雨齋弟子》,《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2期。
4.《“某籍某系”與“東吉祥諸君子”——<語絲>和<現代評論>中的北大教授集團》,《東方文化》2002年第3期。
5.《<現代評論>的兩個專欄:“時事短評”與“閒話”》,《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6.《民間化:現代同人雜誌的出版策略——20世紀20年代的<語絲>雜誌和北新書局》,《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本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
7.《千古文章未盡才——<聞一多演講集>序言》,《現代中國》第7輯,2006年6月。
8.《錯位的視角與變調的啟蒙——論<南京!南京!>的歷史敘事》,《理論與創作》2009年第4期。本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9.《娛樂時代的文化亂象與價值本真》,《理論與創作》2010年第6期。
10.《審美嫁接與資源融合——論<黎明前的暗戰>及其啟示意義》,《理論與創作》2011年第2期。
11.《“復興五四精神”與“打倒帝國主義”——“五卅”運動的北京反響》,《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12. 《<村莊秘史>的湖南地域文化色彩》,《理論與創作》2011年第4期。
13.《論“宮斗劇”的文化本質》,《人民日報》2012年7月10日。
14.《<賽德克·巴萊>:歷史題材電影的新高度》,《創作與評論》2012年第10期。
15.《漫雲女子不英雄——民國初年的婦女參政運動》,《看歷史》2013年第2期。
16.《楊蔭榆:女校長的教育夢》,《看歷史》2013年第9期。
17.《張園:一個時代的象徵》,《挖歷史》第1輯,華文出版社,2014年1月。
18. 《“五四”性別啟蒙的策略與困境——以“李超之死”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19. 《才女神話的歷史譜系與當代生成——以“知女”事件為中心》,《婦女研究論叢》2014年第2期。
20.《“五四”青年動員的話語策略與價值取向——以“林德揚自殺”為中心》,《青海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中國近現代女性觀的演變與文學內外的新女性形象研究”,2013年。
2,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清末民初北京的文化生態與文學轉型研究”,2011年。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五四’前後北京的文化生產與新文學的傳播”,2009年。
4,廣電總局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現代北京文人集團和輿論環境研究”,2003年-2008年。
5,第一屆“張愛玲五年研究計畫”項目:“國族、政治與性別:張愛玲後期作品研究”,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