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堂號

顏氏堂號,是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由於歷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歷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

堂號

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惲代英祖家被稱為“承蔭堂惲家”、李四光祖家被稱為“立本堂李家”等等。
著名家族堂號,如:趙姓——半部堂、周姓——愛蓮堂、楊姓——四知堂、王姓——三槐堂、張姓——百忍堂、魯姓——三異堂、丁姓——御書堂、鄭姓——玉麟堂、陳姓——三益堂、黃姓——江夏堂、謝姓——寶樹堂、馮姓——善德堂、高姓——聚慶堂、彭姓——述古堂、景姓——念祖堂、賈姓——積善堂等等。
“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號包括郡王總堂號和自立堂號。由於歷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歷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

顏氏各地堂號

顏回居“四配之首,列德行之冠",故顏氏族人尊其為一世祖,其後裔為祭祀祖先,確立行輩風盛建廟修譜,各地各宗分編堂號以便區分。堂號寓意深長,通常以下意編取堂號。
一、帝皇封贈 唐開元二十七年(二三九年)玄宗李隆基封顏回為“兗公”封地在今山東兗州。宋大中祥符二年真宗趙恆追封其為“兗國公”。顏氏以後便以“兗國”為堂號,元朝文宗一三三○年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於是顏氏以“復聖”為堂號。又因顏回其父顏路被封為“杞國公”,故顏氏也有以“杞國”為堂號。顏真卿在唐代被封為“魯國公”(魯國),字取春秋時顏氏附庸於魯,世為魯國卿大夫的歷史典故,便以“魯國”,為堂號或稱“東魯郡”。
二、顏回居地 顏回生前其家住在陋巷。陋巷街的名稱源於孔子的一段話,孔子說的顏回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便有陋巷堂號。顏氏第一部志書名曰“陋巷志”。
三、官府、鄉賢贈送:東漢時顏盛遷琅玡臨沂,因顏氏世出孝弟之士;鄉賢獲得官府同意送“孝弟”二字為堂號,含有表彰美德,留芳於世的用意。金門賢厝鄉顏氏所用的“孝賢家”,意為鄉賢子孝。
四、取之宗子居地如曲阜一帶有“龍灣”、“坊山”、“漢下”、“坊上”等堂號都是地名,浙閩一帶的“桃源”、“溪尾”、“浯江”、“同安”等也是以地名為堂號。不過這些堂號並非獨家所有,而是以一分支後裔所共有。
五、取名人格言有些顏氏後裔為了立身,取歷史名人聖賢的名言為堂號。如江蘇鹽城一帶的“四勿堂”就是取一世祖顏回和孔子對曰的格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為堂號。
顏氏堂號名目極其繁多,這裡不一一列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