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宗祠[廣州白雲]

顏氏宗祠[廣州白雲]
顏氏宗祠[廣州白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顏氏宗祠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沙涌北街。

基本信息

廣東番禺復聖家廟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新寧(今廣東新會、台山)顏容超始於廣州創建復聖家廟。至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

顏氏宗祠顏氏宗祠

廣州兵燹後,法國建造衙署於廟側,縁廟附近遂遭拆毀。新寧那陵房80世孫顏國珍多次控於番禺縣衙,獲批准其另擇建祠處所,並酌償建屋價銀,勉其敬謹辦理。後因國珍家鄉匪亂,一時無暇顧及。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秋始商諸各房,條議章程,以圖光復。至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接連平顏鶴山由清遠回函,約定同年秋試,群集廣州,商議其事。顏氏族人意見相符,遂議定由省城附近番禺縣直街貢院之右龍騰里籌劃地段,建造新廟,一如舊式。中左右各設神龕座,各房子孫捐銀三十兩者準其中龕配享神主一位;捐銀十兩者,準其左右龕配享神主一位。即便頒發縁簿通知各房,訂期十月十五日各派紳耆攜同縁簿來省會議。屆時各房族人代表均到場,計有廣州府屬南海中布、桂埔、浦南、豐田、佛逕、顏邊、大欖、捕屬、唐夏、沙涌,番禺園下,順德容奇,新寧那陵,香山小欖,新會東華里,清遠洄源,從化顏村,惠州府屬連平,歸善柏田,海豐大坑、梅隴、高埔等,及遠至茂名利坑,信宜東鎮,陽江廳屬石灘,肇慶府屬陽春長塘寨,韶關府屬英德冼馬塘,惠來華湖,化州白沙,電白梅珠嶺等處,合6府20縣36房,共捐銀八千餘兩,遂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春購黃氏屋地三區為廟地,續定梁氏屋地一區為後樓。繪廟式三座,橫列三間,坐北面南,兩邊抽巷,前建華表,中造儀門,右築大書廳一座,旁附廂房二,其頭門入首作工人住房;左築大書房二座,旁附小試房二,工人住房、廚房一,其餘廟後之地擬與梁氏交易後另築高樓以為護托。八月初八開始拆遷,九月二十八日上樑,其間有本街黃姓土棍尋釁滋事,告至縣衙,但被知縣駁回,不準呈控,並曉喻附近居民不得滋事阻擾。仲冬之望寢堂先成,敬奉復聖始祖考妣暨歷代各房昭穆考妣木主,計開23縣,大小41房,以虔祀事,並題名“克復堂”。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部份建築陸續竣工,但資金已見絀。經顏國珍等人多方設法借支,至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全部工程始獲告竣,名曰番禺復聖家廟。 

分布地點

廣東潮陽峽山拱橋顏氏耀祖祠

位於潮陽市峽山鎮拱橋村。拱橋顏氏開基祖為顏濂溪派下裔孫顏順平,其十世孫顏耀光始建顏氏祖祠“敬愛堂”。1942年秋顏開水、顏水喜等人曾“奮力重修”。1993年香港裔孫顏耿盛、顏子祥等及家鄉顏乙然、顏進淮等共捐資18.88萬元,再次對祖祠進行了修繕,恢復了堂前拜亭進士牌,龍房拔、元,虎房皓首窮經四匾,石井、石柱、石樑大都更新,堂上深雕彩畫龍鳳人物等。
廣東潮陽陳店汕柄顏氏宗祠

位於普寧市陳店鎮汕柄村,共有“思遠堂”、“思成堂”、“承先堂”三座祠堂,為顏氏宗親捐資重建,均一進院落。
廣東普寧軍埠鎮樹腳顏氏宗祠

位於普寧市軍埠鎮樹腳村,有“振德堂”、“潤德堂”、“篤慶堂”、“垂裕堂”、“光裕堂”,旅港裔孫及家鄉顏氏宗親捐資重建,均一進院落。另有大宗祠一座,曾為村國小教室,現已空出,尚未維修。
廣東普寧樹腳村顏氏大宗祠

位於普寧市軍埠鎮樹腳村,始建於明代,一進院落,曾為村國小校舍。
廣東海豐雅卿顏氏宗祠

位於廣東省海豐縣陶河鎮中鄉村中部,為大坑顏姓初祖祀廟。大門三間一開,門聯“魯公世澤,復聖家風”。祠院兩進,過堂懸清嘉慶年間顏廷光“進士”木刻橫匾。匾文“嘉慶丁丑科會試第十三名進士,十世孫廷光立。”匾長1.7米、寬0.66米,為杉木製作。顏廷光,陶河大坑人,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赴京會試,中武進士第十三名,回鄉後刻匾掛於祠堂內。另有“翰林”匾為清代顏培胡立,“清刑部主政賞戴花翎”匾為顏灼立,“清道光會試第一名貢元”匾為七十八世孫寅立。第二進為“克復堂”,供奉先祖神位。
廣東海豐桐埔顏氏宗祠

位於海豐縣陶河鎮桐埔村,始建於清代。大門三間一開,左右各一耳房,一進院,堂前懸掛橫幅“祖德流芳”,堂號“存禮堂”。
廣東惠陽柏田顏氏宗祠

廣東省惠陽縣馬安鎮柏田村顏氏宗祠,始建於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占地1.2畝,祠堂大門對聯:復聖世胄,開國家聲。三進院落,中門過堂橫懸“壽福福福福福壽”匾,號“五福同壽”。神樓對聯:魯郡啟家聲復禮歸仁泗水群賢推弁冕,柏田綿世系春賞秋灼華堂萬載薦馨香。
廣東連平顏氏祠堂

梅花祠,連平州顏氏開基所立,屬全族所有,該地原名梅花落地,故名。在群星三街,原大剛街6號。百歲祠,顏姓為紀念顏秉元(享壽102歲,人稱百歲公)在連平開基功績所立,故稱百歲祠。在前進二街,原萬壽街。東山祠,為紀念顏子純所建。顏子純後代人丁昌盛,出現了“一門三世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顯赫家史。顏子純葬於城外東山,人稱東山公,故祠堂亦稱東山祠。在前進二街,原萬壽街。
廣東南海顏邊村顏氏大宗祠

位於廣東省南海市鹽步鎮顏邊村,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修,二進院落,大門正上方為“顏氏大宗祠”匾牌,匾下對聯:名高德行,世篤忠貞。一進院落為克復堂,二進院落為復聖公裔。堂號“克復堂”,為南海顏氏大宗祠,1998年重新修繕一新。主要祭祀南海顏氏始祖顏光先、顏德容父子。顏光先(公元930-1023年)原籍江西永新,顏真卿玄孫,顏翊第四子,北宋時歷官廣東廉訪使,鹹平年間居於南海顏邊,致仕後返鄉,壽94歲。顏德容為顏光先長子,隨父宦入粵,卜居鹽步顏邊至終。顏邊村現成立了克復堂管理委員會,在克復堂內分期展出顏氏傑出人物生平史料,有遺像、遺物、著作、圖片、文字介紹等,對顏氏子孫有積極的教育啟迪意義。
廣東南海大欖六村復禮堂

始建年代不詳,祭祀南宋始遷祖顏鑄、顏堯叟。顏鑄(公元1198年-?)為顏光先八世孫,原籍南海顏邊村,卜居大欖,無子,取從弟顏嵩次子顏堯叟為嗣,為大欖六村顏氏始祖。顏堯叟(公元1239-1309年),顏光先九世孫,顏嵩次子,過繼顏鑄,為糧貯使,壽72歲,是大欖顏氏血緣始祖。
廣東南海小豐田村敦仁堂

始建年代不詳,祭祀南宋始遷祖顏琮。顏琮是顏嵩第三子,顏堯叟胞弟,原籍南海顏邊村,入贅於大官田林氏。岳父稱顏琮所居之里為小官田(現小豐田)。
廣東南海中布村燕翼堂

祭祀明代始遷祖顏賢忠。顏賢忠為顏光先十四世孫,顏琮六世孫。兄顏賢良、顏賢德留居小官田,顏賢忠遷居紫洞鄉,即中布村為始遷祖。
廣東南海寨邊村復聖堂

祭祀明代始遷祖顏賢能,顏賢忠同父異母之弟,因就業於江埔里,定居而開村,即現在寨邊村,壽79歲。
廣東南海莘村二甲賢裔堂

祭祀宋代始遷祖顏宏岩。
廣西防城港市石嶺顏文公祠

位於廣西自治區防城港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建,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重修。1999年修繕。
台北復聖顏子廟

台灣顏氏宗親為慎終追遠,闡揚顏子思想和中國固有的文化精神,於1974年11月成立世界顏氏宗親總會,倡議籌建台北復聖顏子廟。廟基土地由祭祀公業顏榮派下孝弟股族親奉獻。1978年8月20日舉行動土奠基儀式,但因沒辦理申領建造執照,經費困難,而導致停工。工程中輟數年後,1982年6月成立財團法人顏子慈善基金會,顏國松任理事長,不辭辛勞,多方奔走,籌集款額,繼續負起補辦建造執照和興建事宜。鏇於1986年8月27日,得到台北市政府頒發的建造執照,同年11月11日舉行重建開工儀式。1987年1月正式復工興建,顏國年先後捐款50萬元、500萬元台幣,各地顏氏宗親也相繼捐資,至1994年12月18日時值顏子2513周年誕辰之際,舉行了隆重的復聖顏子廟落成剪彩及顏子祭典活動。廟宇建築高三層,外景巨觀壯偉,內設精緻高雅。基地所占面積6239.54平方米,建築面積1442.48平方米,耗資台幣3000餘萬元。位於台北信義路六段76巷8弄39號。
台南顏氏宗祠

位於台南縣下營鄉紅厝村123號,初為茅草搭建,曾遭風雨襲倒,於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前後重建,歷三次維修,保存至今,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宗祠之一。由於磚瓦斑駁剝落,地磚破損,樑柱腐蝕,顏氏族人集資450萬台幣進行整修,使其恢復神龕作工精細、穿斗室棟樑壯麗的廟貌,並以外牆處建門樓,中懸“顏氏家廟”四個大字。為表彰顏水龍一生對於台灣美術工藝以及文化事業的貢獻,由其好友蒲浩明教授捏塑的雕像,樹立在家廟旁。
台灣顏氏宗祠尚有彰化縣北斗鎮顏氏祖廟、台中縣清水鎮顏氏祖廟、澎湖西嶼顏氏宗祠、金門顏氏家廟等,因資料所限,未能詳錄。
思齊閣

為了紀念顏思齊開發台灣的功績,1966年5月13日,台灣顏氏後裔及社會各界人士於嘉義縣新港鄉舉行新建思齊閣、懷苯樓落成典禮。閣樓達5層,上懸嚴家淦頒贈“開台媽祖”匾額及“思齊閣”、“懷苯樓”橫楣。耗資80餘萬元台幣。
新港鄉即明朝顏思齊登入台灣的苯港舊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