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竇積膿

急性鼻竇炎晚期,常常上額竇積膿。鼻竇炎,中醫稱為“鼻淵”,是一種非常多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較高的發病率,我國主要分布在寒帶地區發病。慢性鼻竇炎由於病程長,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治療

(1)急性鼻竇炎可用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複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紅黴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劑,每日3次點鼻或0.5-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注意點鼻方法要正確.病人頭向後仰,藥物垂直滴入,然後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藥物充分吸收.
(2)慢性鼻竇炎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5-10%弱蛋白銀,每日3次點鼻.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中藥及偏方
(1)黃連、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藥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2)魚腥草東風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絲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3)蔥白榨汁後過濾,用生理鹽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點鼻.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4)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後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5)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6)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慢性鼻竇炎者,療效理想,
3.體位引流法
先給病人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如病人是上頜竇積膿,取側臥低頭位,健側向下,若雙側均積膿,於15或30分鐘後再做另一側;如病人是額竇或篩竇積膿,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使鼻腔成負壓,有助於體位引流,便於竇內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4.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4)注意事項
使用滴鼻淨類血管收縮藥,切不可使用過久,以免引致藥物性鼻炎.一般應以7-10日為宜.
(5)預防常識
1.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時不要用力擤鼻,應堵塞一側鼻孔擤淨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側鼻孔擤淨鼻腔分泌物.
4.及時、徹底治療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矯正鼻腔畸型,治療慢性

針灸療法

 (一)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百會、合谷。
配穴:風池、上星、尺澤、列缺、通天、攢竹。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效不顯時酌加配穴。每次取3~4穴。迎香穴用28號2寸毫針,先速破皮進針,直刺0.2~0.3寸深時,再以35~40度角斜向上刺,直刺至下鼻甲前上端,針深約1.5寸深,鼻腔可能出血數滴,但不必止血,同時有大量分泌物流出及打噴嚏等。不提插捻轉,留針40分鐘。印堂穴,先囑患者正坐,前臂置於桌上或膝上,術者左拇、食指捏緊患者鼻根,微向上提,右手持針,針芒略朝下刺入穴位,然後沿鼻背中線斜行向下,進針約6~7分深,針尖宜刺中鼻骨,患者感明顯酸脹感。百會,針向前方平刺,至有脹重感;合谷,針向食指方向斜刺,以有明顯酸、脹感為度。後3穴,均用平補平瀉法。配穴,得氣後,亦施平補平瀉或瀉法,留針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2.外用藥物:麻黃+辛夷+甘草+茶葉,熬制過濾後滴鼻,每天3次。
3.內服藥物:麥門冬+石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
4.體位引流: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上額竇積膿,取側臥低頭位,健側向下,若雙側均積膿,於15或30分鐘後再做另一側;額竇或篩竇積膿,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使鼻腔成負壓,有助於體位引流,便於竇內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5.按摩療法: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50次。
6.每天跑步上班
10天為1療程,本人自知不能根治,只求緩解,因為東北的冬天是各種鼻炎患者的黑色日子。

中藥及偏方

(1)黃連、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藥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2)魚腥草、東風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絲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3)蔥白榨汁後過濾,用生理鹽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點鼻。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4)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後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5)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6)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慢性鼻竇炎者,療效理想。

3.體位引流法

先給病人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如病人是上頜竇積膿,取側臥低頭位,健側向下,若雙側均積膿,於15或30分鐘後再做另一側;如病人是額竇或篩竇積膿,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使鼻腔成負壓,有助於體位引流,便於竇內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4.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5.使用滴鼻淨類血管收縮藥,切不可使用過久,以免引致藥物性鼻炎。一般應以7-10日為宜。

【相關藥物】

1、鼻竇炎口服液

適應證:用於鼻塞不通、流黃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竇炎。還能明顯改善鼻塞不通,頭昏脹痛、鼻腔分泌物增多,鼻竇區壓痛鼻甲肥大等症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臨床推薦:20天為一療程,一般1-2個療程,必要時可延長至3個療程)。

注意事項:本品略有沉澱是正常現象,服用本品時,請搖勻或用溫開水浸泡藥瓶使沉澱溶散。

2、鼻淵舒口服液

適應證:用於鼻竇炎、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7日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久存若有沉澱不影響其療效,搖勻後服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