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是盛唐詩人孟浩然所寫的五言古詩。

基本信息

【名稱】《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別名】《題雲門寺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年代】盛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願,今來恣游盤。
台嶺踐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
遠懷佇應接,卑位徒勞安。
白雲日夕滯,滄海去來觀。
故國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

作品注釋

1、全唐詩校:“山,一作寺。”又云:“題雲門山,一作游龍門寺。”按,“一作游龍門寺”誤。據《會稽風俗賦)注,雲門寺“在(會稽)縣南雲門山,晉中書令王子敬所居也。義熙三年有五色祥雲見,安帝詔建雲門寺”。包戶曹:不知其名,當為越州都督府戶曹參軍。徐起居:據《舊唐書·職官志》,門下省有起居郎,中書省有起居舍人。
2、適諸越:《莊子·逍遙遊》:“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適,往。諸,介詞,“之於”的合音。
3、恣:縱意。游盤:同“盤游”,即遊樂。《書·五子之歌》:“乃盤游無度。”
4、台嶺:指天台山。磴石:上山的石階。孫綽《游天台山賦》:“跨穿隆之懸磴。”
5、耶溪:若耶溪,在會稽。林湍:林中急流。
6、香界:佛家謂佛地有眾香國,故以“香界”指寺院。
7、憩旃檀:在佛像前小憩。旃檀,一種香木。釋逝在世時,優填王曾以此木造釋迎像,聊慰仰慕之思。故以旃檀代指佛像。
8、二句即“秦望晴山近,鏡湖春水寬”,今將“晴山”、“春水”前置。秦望,山名,在今浙江省餘杭縣南。《清一統志·杭州府》引顧野王《輿地誌》:“秦始皇東遊,登此山瞻望,欲渡會稽,故名。”鏡湖,一名鑑湖,在今浙江紹興市南、雲門山北約二十里。
9、遠懷、卑位:浩然自敘。懷,全唐詩校:“一作行”。佇,久立等待。應接、勞安:指包、徐待客之勞。
10、日夕滯:明刊本作“去久滯”,是。此句謂客居之久。
11、去來:全唐詩校:“一作朅來。”按,宋蜀本作“去來”,明刊本作“竭來”,皆誤。疑“竭”本作“朅”,蜀本遺右半“易”而成“去”。縱來,唐人熟語,義同“去來”,偏義複詞,義偏在“來”。
12、故國:指故鄉。眇:遠。天末:天邊。
13、朝端:朝廷之首位。
14、遲:期待。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進士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後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遊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