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頸椎骨質增生即俗稱為骨刺,又稱骨贅。它是指骨關節邊緣上由於長期慢性損傷引起瘢痕組織增生,天長日久可產生鈣質沉著變成骨質而形成的。
頸椎骨質增生是中老年時期骨關節的生理性退行性變化,是人體衰老的必然結果。它的形成與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的骨關節及椎體承受的壓力和解剖生理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臨床實踐也證明,人體有了骨刺,並不都會出現臨床症狀。骨質增生在多數情況下並不一定意味著是病,而是一種生理的組織反應。僅有骨質增生而無臨床症狀,就不必刻意進行治療。只有確認骨質增生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時,才需針對治療。如果是骨質增生增生的骨質壓迫脊髓:可以手術取出增生的骨質。
分類
頸椎骨質增生是一種狀態,而頸椎病屬於疾病;頸椎在長期慢性損傷的情況下,可出現頸椎間盤病變,韌帶損傷,小關節紊亂,骨質增生等,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才能稱為頸椎病。根據增生的頸椎對頸部神經、血管壓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為5種類型:
(1)神經根型:由於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神經根導致了相應的表現。發病率占頸椎病的60%。診斷要點:①年齡多在40~6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②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如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③頸部活動動能障礙,尤其是後伸及鏇轉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壓痛、椎間孔壓迫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⑤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部骨質增生。
(2)椎動脈型:增生的骨質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和供血不足。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0%~15%。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於頭頸部位改變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者。②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常受限,鏇頸誘發試驗陽性。③頸椎正側位及斜位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骨質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為增生的骨質及頸部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而引起,約占10%~50%。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脹、燒灼、疼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身體重心不穩定,易摔倒。②肢體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膝反射減弱,出現病理反射。③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頸椎椎管狹窄,造影檢查有梗阻現象。
(4)食管型:由於頸椎前緣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食管後壁所致。此型較少見。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年齡。②病人有咽喉不適、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症。③X線片顯示有椎體前緣骨質增生。
(5)交感神經型: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椎兩旁的交感神經。此型也較少見。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年齡。②眼裂一側大一側小,瞳孔不等大,有時視物不清。半邊顏面部乾燥,出汗少等。③X線片顯示頸椎骨質增生樣改變。
病因病理
是頸椎出現退行性變,椎間盤變薄,椎體間隙變窄,韌帶鬆弛,曲度改變,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在椎體邊緣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出血及滲出逐步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頸椎骨質增生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直接的關係。頸椎骨質增生多發生在第4-6節,以第5節的發病率最高,達83%。各部位增生率以鉤突、椎體上下緣和關節突為最多。患者常常感到頸椎局部疼痛,脖子僵硬,活動受限及上肢沉重、無力、手指麻木及頭暈噁心,視物模糊、失眠健忘、胸悶、精神煩躁等症狀。
隨著年齡增長,每箇中老年都會出現,猶如人老了眼睛會"老花"一樣,不能一概認為是一種疾患;其次,就大多數人而言,有頸椎骨質增生不等於有病,沒有症狀就不需要進行治療;第三,頸椎骨質增生產生壓迫症狀輕的可以進行適當休息、理療、封閉及服藥來緩解。頸椎骨質增生產壓迫症狀嚴重的病人,則需要通過醫生的認真診斷,選擇適當的中醫藥或手術方法來進行治療。
不論是醫務人員還是病人,對頸椎骨質增生症都比較重視,特別是有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某些部位有頸椎骨質增生時就憂心忡忡,認為頸椎骨質增生是不治之症,可引起癱瘓、於是到處尋醫問藥,為了治這個病,藥了不少錢,服了不少藥,但見效甚微。也有一些醫務人員,一見到片子上有頸椎骨質增生就診斷為增生性關節炎,給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頸椎骨質增生果真那么可怕嗎?讓我們先對頸椎骨質增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首先要認識到頸椎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到了三十五歲以後,人體的骨骼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但大部分人無明顯症狀或體症。發現有頸椎骨質增生後不必過於緊張,只要不引起症狀,可以不做任何治療,只有出現相應的症狀後才考慮治療。而且本病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療方法得當,就能消除或緩解症狀。
具有調整內臟功能、平衡陰陽、促進氣血生成、活血祛瘀、促進組織代謝、解除肌肉緊張、理筋復位的作用,是治療各型頸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我們的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點法、按法與扳法。特彆強調的是,推拿必須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頸椎病手法治療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動脈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後關節整復手法。難以除外椎管內腫瘤等病變者、椎管發育性狹窄者、有脊髓受壓症狀者、椎體及附屬檔案有骨性破壞者、後縱韌帶骨化或頸椎畸形者、咽,喉,頸,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顯神經官能症者,以及診斷不明的情況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臨床表現
頸椎骨質增生症,輕則可見頸項不適,酸楚疼痛;重則可合併脊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受累而成為各種類型的頸椎病,出現相應的以下臨床表現:
(1)神經根型症狀:頸後與肩背部疼痛,有針刺樣或觸電樣的麻木感;頸部活動受限,握力減弱,手指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等。手握不住東西。
(2)脊髓型症狀;此型最易導致癱瘓,多表現為步態不穩,行走笨重,感覺腳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無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3)交感神經型症狀: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腫痛,流淚;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前區痛和血壓高,肢體發涼,體溫下降。遇冷肢體有針刺感,繼而出現紅腫或疼痛加重;頭、面、頸部也可發麻或疼,耳鳴、耳聾、舌麻木等。
(4)椎動脈型症狀:頭痛、頭暈、腦缺血;頭轉向某一方位時,即感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突然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突然摔倒等。
對於那些因骨質增生引起椎管狹窄的頸椎病患者,由於椎管變窄,造成管內脊髓神經和腦動脈長期受壓,致使神經傳導和血流受阻,引起大腦長期供血不足、營養不良、逐漸萎縮、壞死、產生老年性痴呆,最終成為“植物人”預防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治療
常規治療
頸椎骨質增生症是現在很多人都經常患的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是因頸椎增生的骨質壓迫到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或壓迫引起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刺激神經出現的頸部疼痛、頭昏、眼花、上肢麻木、聽力減退、睡眠不佳等症狀。頸椎骨質增生症實際上就是一種頸椎病,但頸椎病卻並不都起源於骨質增生。
頸椎骨質增生症患者在選擇骨質增生的治療時,應選擇直流電藥物導入熱療儀。目前國內國際上一般建議在日常的家庭護理康復治療中使用GZ-IIIC型藥物導入熱療儀,它是利用低頻調製中頻脈衝電流,藥物導引,將中頻電和藥物導入結合在一起,達到對疾病的治療作用,經臨床驗證證明具有確切的療效。適用於各種骨質增生(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膝關節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本治療儀操作簡單易懂,使用安全,易於攜帶,特別適用於診所及家庭使用。
對於如何治療頸椎骨質增生問題上,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還有以下幾種方法。按摩與牽引,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效果。針灸,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頸椎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西藥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藥。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不是骨質增生的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套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因此選擇外用的沃卡恩中藥貼劑,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藥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
牽引法
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套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手術法
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併發症與禁忌症較多, 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併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SDS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 是通過與美國長期合作引進的歐美最高技術結晶。全球諸多臨床研究已經充分證實了SDS技術的確切療效。它能使得引起椎間盤源性疼痛的椎間盤迴納,在治療椎間盤疼痛的之外,讓水份和營養物質是以滲透到椎間盤,達到營養椎間盤和修復椎間盤及周圍組織的功效。SDS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頸腰椎病最好的技術。SDS相對其他治療具有不開刀、無痛苦、安全、快速、準確、智慧型化等優勢。
預防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康復運動操
準備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雙掌擦頸:十指交叉貼於後頸部,左右來回摩擦100次。
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25次。
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儘量前伸拉長30次。
鏇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鏇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鏇轉20~30次。
翹首望月:頭用力左鏇、並儘量後仰,眼看左上方5秒鐘,復原後,再鏇向右,看右上方5秒鐘。
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
放眼觀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勞宮穴相疊,虛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鐘,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