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弧
正常側位X光片上頸椎呈輕度前凸。頸脊柱在胚胎時期是呈後凸的,在幼兒起坐後逐漸變為前凸,這種變化稱為繼發弧度。繼發弧度的形成一般是由於負重後椎體及椎間盤前厚後薄所致。頸椎的生理弧度主要是頸4、頸5椎間盤前厚後薄造成頸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曲度,這在側位X線片上甚為明顯。
頸椎正常生理弧度測量正常頸椎因人體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彎曲弧度,稱為頸椎弧。在頸椎的的方法為沿齒狀突後上緣開始向下,連每一椎體後緣成一弧線,再由齒狀突後上緣至第七頸椎椎體後下緣作一直線,弧線的最高點至直線的最大距離為頸椎生理弧度的數值約為23(±4)℃。正常範圍大約在12(±5)mm範圍內。
頸椎生理弧度的存在,能增加頸椎的彈性,減輕和緩衝重力的震盪,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頸椎病專家田博士指出,由於長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間盤髓核脫水退變時,頸椎的前凸可逐漸消失,甚至可變直或呈反張彎曲,即向後凸,成為頸椎病X線上較為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