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哈佛經理項目開發管理》
從嚴肅的意義上講,所謂項目是為取得某一終極產物而精心組織的某項進程,該終極產物原先只有抽象的開始、抽象的終結、抽象的交付物。
□現代的產品定義
在研究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時,必須先搞清楚產品的定義。現代管理學認為產品是代表顧客和潛在顧客能理解的並能滿足他們需求的行銷人員的供應。這種供應是有形的和無形的利益,它們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而設計的。所以,產品是指一種物質的實體、一種服務、一種意識(如價值觀念),或者是三者的某種有機結合。總之,產品包括一切顧客樂於接受而又能滿足其需求和欲望有關的屬性。
現代產品定義,對搞好市場行銷和新產品開發,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體現了市場行銷以市場為中心的觀點;把產品由一種物質實體擴展到了無形的各種勞務,產品既可以是一種物質實體,也可以是一種服務;對一個製造廠來說,產品所伴隨的各種售前和售後服務,是產品組成中的一部分;產品是一個多屬性組合,除產品實體本身外,還包括包裝、品牌和公司信譽等。
□產品的三層次理論
為了清楚而又形象地說明產品的現代定義,一些學者提出了產品的三層次理論。他們認為,任何一種產品,從理論上都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產品核心層、產品有形層和產品延伸層。產品的核心層代表著消費者在使用該產品的過程中和使用後可以獲得的基本消費利益,即產品的功能和效用。它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本質所在。
產品的有形層是產品組成中消費者或用戶可以直接觀賞和感覺到的那一部分,它包括產品的外部和內在質量及其促銷成分,即包裝、質量、價格、商標、品名、色調和消費的設計風格以及工業品的布局特色等。產品有形層內各因素的綜合作用,構成了產品核心的基礎。
產品的延伸層是包括在供應產品時可以伴隨提供的各種服務,如送貨、維護、保證、安裝、指導和資金融通以及企業和經銷商的聲譽。
綜上所述,產品的三層次理論要求管理人員認識到:產品的市場地位、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是一種綜合反映;產品三層次中的每一層,對企業的市場行銷策略都有著不同的影響;改變產品組織中的任何一部分,甚至微小的變化,從概念上講都可能在顧客心目中形成不同的產品。
□新產品
所謂新產品,就是指在原理、結構、性能、材質和用途等某一方面或幾方面,與老產品有本質的不同或顯著的差異。作為新產品,應具有新的原理、構思和設計;新的材料和零件;新的性能和特點;新的用途和市場等等。
□新產品分類
新產品可以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這一節介紹從三種不同角度對新產品分類:消費者觀點、企業的觀點和政府的觀點。這三個方面都應當認真對待,因為,企業確定和達到其新產品開發目標的能力、消費者對企業新產品的接受程度、所開發新產品與政府要求的吻合程度,這三項中的任何一項都可能導致一項新品種成功或失敗。
1.消費者觀點
美國市場學學者托馬斯·羅賓遜(ThomasRobinson)建議用消費者的費行為模式的變化程度作為標準來劃分新產品的新度,並以此進行新產品分類。這種分類法對新的解釋是根據產品對消費者產生的效果,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顧客的消費習慣。這就在新產品分類中體現市場行銷觀念。
羅賓遜認為從消費者的觀點,新產品應分為三類:
(1)連續性革新產品。在產品組成中僅產生次要變化,對於已經形成的消費形態為特徵的消費行為影響很小的新產品。例如,在北美市場上,小汽車的色調、式樣每年都在變化,但它們不怎么影響用車者的消費行為。又如材料改進後的機械設備,品牌和成份部分改變了的美容化妝用品等,均屬這類新產品。
消費者在接受這類新產品時,基本上是沿用類似老產品時的消費行為,需要新學習的消費方式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開發這類新產品的企業無需進行大量的消費指導服務。對這類新產品促銷的重點在於使顧客和潛在顧客了解所開發的新產品,了解給他們帶去哪些新的消費利益。
(2)間斷性革新產品。在產品組成中產生了某些突變性的變化,包括產品功能和用途方面的重要變化的新產品。如電動雕刻刀、電刷、電梳和電子玩具等;工業品市場上的各類新式辦公機械、專業程式控制工具機等也屬這一類新產品。這類新產品要求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部分地改變已經形成的消費行為和習慣。
開發間斷性革新產品的企業,要認真研究新產品的性能究竟給消費者增加什麼消費利益,應在新產品促銷活動中增加指導消費的服務內容,使顧客和用戶更快適應部分改變消費行為的要求。努力縮短顧客從試用到最後接受一項新產品的過程,加速該新產品在市場上的擴散。
(3)跳躍性革新產品。在功能相近的同類產品中產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的新產品。像電視機、計算機等。這類新產品的產生,一般都以某行業技術或若干行業綜合技術的進步作為先導。由於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突破,並把這些技術進步的成果套用在產品實體開發中才產生出跳躍性革新產品。因此它的使用一般都要求改變過去的使用習慣和消費方式,創立全新的消費行為。
開發這類新產品的企業,不僅需要雄厚的技術力量,而且需要較龐大的資金。在新產品上市期間,企業要提供廣泛的消費指導和伴隨服務。例如,IBM公司不僅向市場投入了IBM—PC型微機,產品質量上乘,而且同時提供了各種套用軟體、安裝調試、諮詢和操作訓練等指導性服務。
從數量統計上看,大量的新產品屬於第(1)、(2)類,真正跳躍性革新的產品只占少數。因此,從消費者觀點分類來研究新產品,企業必須十分重視對現有產品的改進;在管理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注重對消費行為的研究,以便恰當地擬定新產品的行銷組合。
2.企業的觀點
凡是企業第一次生產經營的產品對本企業就是新產品。隨著企業開發策略的變化,產品對於企業“新”的程度和範圍都將隨之改變。然而,只要是第一次生產經營的產品,企業總會在不同程度上面臨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的新問題,這些正是新產品開發工作必須著力解決的。如果把產品新的程度同企業的開發策略聯繫起來,要從套用新技術和開拓市場程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佩西米爾(Pessemier)提出用八種不策略來劃分新產品。如表9.3.1。??
由上表可知,除第一方格不應列為新產品的開發策略外,其餘八種都可成為新產品的策略。它們的形成是因為把套用新技術的程度和開拓市場的新度分別分成三個等級。我們用一家電視機廠總裝廠開發新產品的情形來說明以上八種策略。
首先,該電視機廠可以在不改變現有目標市場的前提下,採用較新技術。如用積體電路代替現有的散件組合技術(策略③),也可以用生產和總裝彩色電視機代替原來的黑白電視機(策略⑥),這是企業改變其產品適用技術的結果。
其次,該企業也可以在不改變現有產品技術新度的情況下,改善其市場地位。如改變電視機造型、變更螢幕尺寸或加強零售業務管理、提高產品伴隨服務的質量(策略①),增加攜帶式電視機使產品進入旅遊市場、設計為農民喜愛的款式和色調而進入農村市場(策略④)。
第三,如表中④、⑤、⑦和⑧四種策略,則屬於市場新度和技術新度都發生變化而形成更為複雜的情形下進行的。如該廠可以為其每一類產品增加遙控操作板、增加電視機的新制式、增加生產錄放設備及其它家用電器產品等分別形成最後這四種新產品。
3.政府的觀點
巨觀控制的目的通常是根據經濟和社會要求,如維持希望的產業結構,充分利用本國或本地區資源,促進某種新技術的發展和套用等,有時也屬於某種直接的政治目的。擬定這類指導性意見和制定有關法規的組織主要是政府有關部門,也有時來自行業聯合機構和產業協會。巨觀控制的內容涉及面可能非常之寬,首先是對新產品的“認定”,其次是對某些新產品的生產許可權的管理級別和管理程度;以及相應的控制手段,如法令性行政干預、利用經濟手段等。各國的具體規定和措施可能大相逕庭。
以美國為例,首先對新產品的有效期有嚴格規定,即一項產品只能在一定有限期間內被承認為新產品。其次是規定了政府認定新產品的條件,即從巨觀控制的角度所給予新產品的定義。按照美國聯邦政府貿易委員會(FTC)的規定,新產品的期限是六個月。FTC是聯邦政府監督反托拉斯法執行的代理機構。FTC認為:一項新產品必須是全新的、或者在功能方面有顯著變化和替代性變化的產品。當然,對於以生產導向的企業領導來說,六個月的有效期確實很短暫,可是這項政策對促進許多產品的更新換代是有很重要作用的,特別是對於那些生命周期較短的產品。
加拿大政府對新產品的有效期規定為一年,其它同美國政府的規定大體相同。同時,加拿大政府對廣告和商標法還規定,除非企業有具有說服力的產品特性證據並經有關部門驗定,是不能在廣告宣傳中使用“新”字。此外,在經濟手段方面各國政府都常常利用資金補貼、減免稅金、優惠提供貸款等方式來鼓勵企業從事政府和社會所希望的產品和產業領域的開發工作。這些都是正在考慮和進行新產品開發的企業應當認真重視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之一。
綜上可以看出,當我們新產品類型時,不得不又涉及到“什麼是新產品”的問題。事實上,經營型企業應當理解從三種不同觀點、即消費者和企業自身以及從巨觀控制的觀點,去定義新產品。以消費者觀點的新產品定義,有助於正在尋求新產品市場機會的企業開擴思路選定本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方向;從本企業角度的新產品定義,提醒企業結合自己所具有的生產技術和市場行銷優勢和劣勢去權衡已經發現的市場機會並認真研究開發過程中由於技術或(和)市場新度所帶來的困難和障礙。如果不能有效地越過這種障礙,開發工作就無法取得成功。從巨觀控制所指出的新產品定義,促使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與總體社會經濟效益結合起來,至少企業必須把有關規定視為一種對新產品開發有重大影響的不可控因素,使自己的市場行銷組合很好地去適應它。
軟體項目其實是一個三維演繹的過程。項目由啟動階段開始到項目計畫階段,項目實施階段,最後到項目收尾階段,是軟體項目的一維演繹。在一維的每一個階段中,摻雜的業務有需求分析、環境搭建、設計、編碼、測試、交付,這是軟體項目的二維演繹。在每一個業務處理中,項目的擔當者還需要對項目進行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團隊管理和風險管理,這是軟體項目的第三維演繹。有效的把握這三個維度是軟體項目成功的關鍵。
項目啟動階段
需要做好前期的需求分析工作,系統架構師作為客戶與項目團隊之間的橋樑,應該和客戶進行很好的溝通,了解業務,為接下來的系統設計做好業務基礎。一般採取的方法是到客戶那裡進行實地問卷,考察交流。當系統架構師向客戶描繪系統應該實現的功能與客戶達成共識後,才進入系統的設計。進入設計階段,架構師不能夠只為了實現業務而隨意的設定系統構件,這個時候不但要考慮系統的功能,還要考慮系統的性能和系統的擴展性。當所有的構件已經設計完成後,可以宣布系統的基礎模型已經構建成功,這個時候應該用實例去測試這個模型。當系統的業務要求和性能要求滿足客戶的需求後,進入下一個階段,如果不符合,則繼續進行這一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可以預見將來在系統的實現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技術難點,這個時候應該把技術難點摘錄出來,並且對其標明優先權別,讓程式設計師去調查這些技術難點,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花大力氣是值得的,因為現在花掉一兩天的成本,可以避免在後期多花費十天或者是更多的成本。項目的啟動階段以系統藍圖,系統設計圖紙的完成來宣布該階段的結束。
項目計畫階段
在這個階段,應該做的是完成項目進度表,人員的組建,系統的環境的設定,還有的是項目的風險分析,開發採用的語言,代碼的編碼規約。這些基本上可以通過系統設計圖紙所描述的系統架構來設定。
項目實施階段
在這個階段,編碼與測試是主要的任務。程式設計師編寫系統設計圖紙中的構件的具體實現。編寫出來的代碼應符合編碼規約中的要求。為了防止錯誤,程式設計師之間可以互相檢查編寫出來的代碼。好的編碼方式是採用測試驅動開發的方法。編寫完代碼後,程式設計師還應該自己進行測試,測試通過後才能夠提交。為了跟蹤項目的進度情況,應該在每天結束工作以前開會,在會議上登記當日工作的完成進度,登記遇到的問題,並且在會議上進行解決。
項目交付階段
大的項目交付一般採用的是分期交付。當完成某一個模組後就進行交付,這時候客戶也敢在驗收單上面簽字驗收。交付的動作會延遲到最後一個功能模組的完成。在這個階段交付的成果物應該按照需求分析上面羅列的清單進行交付,交付的成果物一般為用戶使用說明書和軟體代碼和編譯後的可運行的系統。
相關詞條
-
《FPGA嵌入式項目開發》
《FPGA嵌入式項目開發》是劉波文等編著的科技類圖書,2012年5月1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現已完結。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劉偉星[PHP項目開發]
劉偉星,男,生於1986年11月29日,1996年-1999年在武校度過童年時代,現在北京就職,擔任php項目的開發。
-
恆達房屋開發項目
2005年10月土地手續及規劃手續相繼辦完,05年10月中旬開工,06年10月交付使用。建築面積6765平方米,住宅70戶,網點20戶。
百科概述 -
項目計畫開發
項目計畫開發是指通過使用項目其他專項計畫過程所生成的結果(即項目的各種專項計畫),運用整合和綜合平衡的方法,制定出用於指導項目實施和管理的整合性、綜合性...
項目計畫開發的內容及過程 項目計畫開發的輸入 項目計畫開發所採用的工具和技術 -
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條 第十條 第十三條
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管理暫行辦法 相關條目 -
Eclipse開發入門與項目實踐
《Eclipse開發入門與項目實踐》是一本由 張桂元、賈燕楓編著,介紹Eclipse的書籍。包含了Eclipse概述及開發環境搭建等章節內容,詳細全面,...
簡介 目錄 -
《專業市場項目開發全程策劃》
《專業市場項目開發全程策劃》是余源鵬編著的管理類作品,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在2009年8月1日出版。該書十分適合房地產開發公司、房地產顧問策劃公司、房地...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精彩書摘 圖書目錄 -
《軟體項目開發方法與管理》
本書從軟體項目開發方法與管理的實際出發,以完整的知識體系,結合軟體工程的實際情況,為軟體開發工作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思路,是開發人員的工作指導和行為指南。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