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河鄉

音河鄉

音河鄉全境地處阿倫河與音河之間,全鄉總面積191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沿河地區地勢低洼,是黑龍江省首富村。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麥、向日葵等。

基本信息

音河鄉內蒙古阿榮旗管轄。位於阿榮旗西部,西靠扎蘭屯,西南抵“金界壕”。
清末,音河一帶屬於甘井子荒務行局轄境。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劃歸龍江縣甘井子佐治局管轄。1916年劃歸布西設治局管轄,1921年隸屬第一保。1926年劃歸甘南設治局,後隸第一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甘南縣第一保,1938年分屬甘南村和興隆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分屬甘南區和興隆泉區。1955年底和1956年初,為接收安置山東移民,在甘南區和興隆泉區境內勘建24個移民新村(稱“興”字片,即興一村至興二十四村)。1956年3月,撤區劃鄉,於今音河鄉境內將新老村統一划為歡喜、音河、阿倫河、河東4個鄉。1958年4月,將河東鄉併入阿倫河鄉,將歡喜鄉併入音河鄉;同年9月,又將兩個鄉合併成立幸福人民公社,不久改稱音河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開,改為音河鄉。
音河鄉全境地處阿倫河與音河之間,地勢平坦,沿河地區地勢低洼,易受內澇。全鄉總面積191平方公里,有耕地11.4萬畝,林地3.3萬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麥、向日葵等。鄉村辦工業有制磚廠、瑪鋼廠、澱粉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5200萬元。全鄉共轄興業、興旺、興武、興全、興建、興農、興十四、山灣、大崗、音河等10個村,其中位於鄉境南部的興十四村,是一個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全國農業先進典型;黑龍江省首富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4萬人,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0.8%。鄉政府駐地興業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