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黑斑病

此病多在生育中後期發生,可為害葉片和花梗。初期在葉尖或花梗上出現近橢圓形至梭形白色小病斑,略凹陷,以後逐漸擴大成黃褐色至灰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具黃色暈環。空氣潮濕時,病斑上產生輪紋狀紫紅色或紫褐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信息

中文學名:韭菜黑斑病
分布區域:中國局部種植區有發生。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蔥鏈格孢
危害對象:韭菜
危害部位:主要為害葉片、花梗或鱗莖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花梗或鱗莖。葉片、花梗染病初生淺褐色、卵圓形至紡錘形條斑,後變為黑褐色,有輪紋,濕度大時表面密生黑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斑融合致全葉乾枯;花梗染病易倒折;鱗莖染病多變黑腐爛,種子不易成熟。

病原形態特徵

桂竹香鏈格孢(Alternariacheiranthi(Lib.)Wiltsh.),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4~12根束生,灰褐色,不分枝,局部膨大,具隔膜2~15個,大小32~96×4~7微米;分生孢子單生或串生,橢圓形或近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暗黃褐色,嘴喙很短或無,表面光滑,具橫隔膜1~5個,縱隔膜1~11個,隔膜處稍縊縮,大小21~97×13~32微米。此外有報導菠菜鏈格孢(AlternariaspinaciaeAllescheretNoack),也是該病病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天附著在種子上的分生孢子或潛伏在種皮內的菌絲形成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在適宜條件下經氣孔或傷口侵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年份或田間濕度高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或結合翻地進行深埋,以減少菌源。
(2)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合理密植,適量澆水降低田問濕度以減少發病。
(3)有條件的儘量採用滴灌或膜下灌溉,避免大水漫灌。
(4)發病初期噴灑70%代森錳鋅乾懸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視病情防治1次或2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